玻纖下游市場持續低迷,山東玻纖(605006.SH)歸母凈利潤自2020年上市后首次虧損。在年報中,該公司坦言,“2024年是公司成立以來最為艱難、也是極為難忘的一年。”
4月8日晚間山東玻纖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下降8.89%;歸母凈利潤從上一年盈利1.05億元轉為虧損9893.05萬元,同比下降193.92%;扣非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7177.95萬元變為虧損1.61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該公司稱,影響業績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受國內、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玻纖下游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玻纖產品價格略有回升但處于底部,同時產品銷量未達預期;盡管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等措施,但不足以抵減產品價格下降及銷量減少帶來的影響。
積極縮減費用支出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玻纖虧損嚴重。因玻纖紗價格下降,該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11億元,同比下降204.56%。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5.19億元,同比下降4.36%;歸母凈利潤為1171.9萬元,同比上升2498.04%;扣非凈利潤為-3883.1萬元,同比上升21.1%。盡管第四季度歸母凈利潤有所回升,仍難以抵消2024年前三季的的虧損。
從產品結構看,山東玻纖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玻纖產品和電力及熱力產品,玻纖主業有所下滑,但熱電業務全年增速亮眼。報告期內,該公司玻纖產品實現收入15.51億元、同比下降14.24%,毛利率為6.81%、同比減少3.76個百分點;電力及熱力產品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18.65%,毛利率為9.64%、同比增加5.6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2024年該公司國內銷售收入為17.03億元、同比下降9.48%,毛利率為6.52%、同比減少1.78個百分點;國外銷售收入為2.84億元、同比減少3.68%,毛利率為12.85%、同比減少4.03個百分點。

從產銷情況來看,2024年,山東玻纖主要產品玻纖紗的生產量同比增長10.00%至53.67萬噸,銷量同比下降8.09%至44.33萬噸,庫存量大幅增加165.93%至14.36萬噸。

費用方面,可以看出山東玻纖積極縮減成本。其中,銷售費用為1996.17萬元、同比下降7.39%,主要由于職工薪酬、辦公費、差旅費減少;研發費用為9510.09萬元、同比減少18.03%,主要系研發人員支出、材料領用、電費減少所致。不過因折舊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和訴訟費增加,管理費用同比上升15.40%至1.20億元;財務費用因匯兌損益減少,同比增加4.23%至5311.57萬元。
項目建設取得進展
資料顯示,山東玻纖主要從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同時在沂水縣范圍內提供熱電產品。該公司采用池窯法生產玻璃纖維,依托持續的研發創新和不斷改進的生產技術,已經形成了玻纖紗和玻纖制品兩大類產品。其產品應用領域較廣,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交通運輸、電子電器、環保風電等領域。其子公司沂水熱電提供的產品包括電力、蒸汽和供暖。

報告期內,山東玻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62億元,相比2023年減少了70.40%。該公司表示,這是由于年內收到的稅費返還減少,購買商品、接收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從資產狀況來看,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貨幣資金為5.84億元,同比下降27.93%,長期借款較上年末增加66.13%,短期借款較上年末減少49.71%,其他非流動負債較上年末減少98.11%。
盡管業績承壓,但山東玻纖在2024年也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管理層提到,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公司采取了多項措施以增強經營質量和效率。具體而言,優化生產工藝,加強過程管控,實施降本增效措施。在項目建設上,30萬噸高性能(超高模)玻纖智造項目(一期)與年產17萬噸ECER玻纖生產線數字化升級技改項目相繼點火,為公司未來產能提升和產品結構優化提供了支撐。加強供應鏈管理,建立“供應-生產-研發”一體化協作機制,保障了原料穩定供應。外貿市場拓展成效初顯,重點開拓日韓、歐洲等地需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市場的壓力。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和風電等新興市場的興起,玻纖產品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展,預計2025年將迎來更大幅度增長。”有業內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等為玻纖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市場需求,這對于山東玻纖來說,是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機遇點。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