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深化用地用林“一件事”審批為抓手,持續優化環節、再造流程。
4月1日,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聯動審批現場交流會在江蘇宿遷召開,會議總結各地推進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聯動審批等經驗做法,以“四個融合”推動要素保障“一件事一次辦”。會上,山東臨沂等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做了典型發言。
近年來,臨沂市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牽引,構建“三位一體、四統四減、三項服務”聯動審批新模式,打破部門壁壘,推動用林用地審批從“串聯”到“并聯”,從“分散”到“集成”,保障項目早落地、快見效。
下一步,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高起點高標準推動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改革,探索構建人工智能輔助新型審批模式,暢通審批流程,為高質量發展做好要素保障。
實現“只跑一次”“一個口進出”
據了解,4月1日召開的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聯動審批現場交流會,是為了圍繞更好履行自然資源部門“兩統一”核心職責,總結各地推進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聯動審批等經驗做法,以司局融合、部局融合、部門融合、部省融合“四個融合”推動要素保障“一件事一次辦”,實現“只跑一次”“一個口進出”的目標,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精準高效的要素保障。
會議強調,要在更高的起點上推動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改革。一是從聯動審批向制度建設深化轉變,建立覆蓋全域、全類型、全生命周期的用途管制制度,為高質量發展做好要素保障。二是從部局融合向多維度融合深化轉變,回應社會發展需求,為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打好基礎。三是從信息化向數字化智能化深化轉變,用好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工具,實現國土空間治理全鏈條全生命周期貫通。四是從內部規范向法治化深化轉變,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立法,鼓勵各地按照中央精神推動地方立法,加快用途管制法治化建設。
會上,江蘇、浙江、湖南、北京、上海、海南,以及江蘇宿遷、安徽合肥、山東臨沂等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林草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
探索新模式暢通審批流程
會上,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作了題為《創新模式“合并批” 增值賦能提質效》典型發言。
據了解,臨沂市按照“一件事、一次辦好”的原則,制定《用林用地“一件事”聯合審批實施方案》,聚合部門資源,重塑審批流程,創新用林用地“一件事”改革,將建設項目用地和林地審批兩審合一,推行統一受理減材料、統一踏勘減跑動、統一審批減環節的“四統四減”模式,打破林地分離、各自審批的傳統做法,切實解決了項目用林用地辦事難、辦事慢、多頭找、來回跑等問題,保障了項目快速落地建設。
具體來說,首先要統一受理申請,減少報批材料,依托山東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管系統,實行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林業等部門用林與用地申報材料同步錄入、同時審查、統一上報,市級各部門在線聯審聯批,實現了用林用地信息共享、實時流轉;其次,建立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林業等部門聯合踏勘機制,各部門根據已確定擬使用土地和林地的位置和范圍,按照土地征收預公告安排的調查時間聯合開展土地現狀調查和林地現場查看;再次,規范公示步驟,對于涉及用林用地的建設項目,集中在村務公開欄等有利于社會公眾知曉的方式合并開展使用林地公示和土地征收公告,推動用林用地信息高度集成融合,讓群眾查閱更加便捷;最后,依托山東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管系統,實行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林業等部門用林與用地申報材料同步錄入、同時審查、統一上報,市級各部門在線聯審聯批,實現了用林用地信息共享、實時流轉。
下一步,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更好履行自然資源部門“兩統一”職責,高起點高標準推動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改革,完善“事前輔導+事中聯辦+事后跟蹤”全周期服務機制,探索構建人工智能輔助新型審批模式,暢通審批流程,從聯動審批向制度建設深化轉變,從部門融合向多維度融合深化轉變,積極回應社會需求,為高質量發展做好要素保障。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