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濟南起步區”)“加速沖刺五年成形”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濟南起步區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單波介紹,2023年1月,濟南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現代農業優勢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明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打造中國北方國際種業產業園”。作為中國北方種業之都核心集聚區,濟南起步區圍繞推動現代種業發展進行了一系列布局。
濟南起步區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
強化創新平臺搭建。在育、繁、推三個環節,實施了“百千萬”工程,打造“百畝科創港”,項目去年12月成功摘地;啟動北方種業總部基地(一期)項目,引進8家種業企業。建設“千畝農創城”,搭建全流程農業產業鏈條。建成“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實現“耕種管收儲”全過程智慧化管理,展示小麥、玉米、大豆品種168個,獲批國家農作物評價展示基地。
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濟南起步區全力支持種業企業創新,積極申請市級專項資金,現代種業創新發展項目落地10個,支持小麥、玉米、馬鈴薯、瓜菜育種基地建設,搭建種業公共研發平臺、數字展示平臺和總部服務平臺。與國投種業合作,計劃共建生物育種研發與應用示范基地,提升生物育種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萬畝良種繁育孵化區”,推進1.84萬畝良種繁育基地運行,展示小麥品種96個、玉米60個、大豆12個。
強化行業監督管理。加強種子生產、銷售全過程監管,依法查處并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和銷售種子、銷售不合格假冒偽劣種子等行為,常年開展春、秋兩季種子市場檢查,去年單季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39批次,覆蓋濟南起步區70%以上的農資店,營造良好的種業市場環境。
下一步,濟南起步區將持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支持種業科研創新,持續招引種業企業。繼續提升“萬畝國際糧食增產減損示范區”,加快推進“百畝科創港”項目建設,搭建種業示范推廣、創新發展平臺,不斷推動種業產業集聚發展;積極擴建良種繁育基地,延伸補全“研育繁推”種業全產業鏈,提升育種科研創新、種子生產加工、良種推廣服務等能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