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正在推進輕紡產業的數智化轉型,圖為德州一家體育用品企業的產線。
3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下稱“發布會”),介紹山東以優質輕紡產業供給,助推消費擴容提質情況。近年來,山東聚焦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通過強研發、優設計、促數轉、創品牌,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輕工、紡織服裝產業(即“輕紡產業”,下同)的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發現,山東有不少輕紡企業一直在進行數智化轉型,在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管理流程的同時,推動產業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升級。受訪企業還表示,數字化轉型也讓企業“生產出”了一批有價值的經營數據。未來打算通過AI充分發掘數據的價值并搭建企業自己的大模型,使其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助力。
數智化轉型蔚然成風
“以前發料完全靠管理員的經驗,很多零件大同小異,經常是器械安裝完才發現零件裝錯了,最后只能先把產品拆掉再領取正確的零件重新安裝。”在談起以前的生產工序時,邁寶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下稱“邁寶赫”)總經辦經理曹務利對經濟導報記者說,“現如今,依托騰訊云建設ERP+MES系統項目,我們打造了智慧倉儲,倉庫貨架擺放整齊的零件下面有一個個二維碼,掃碼即可得知配件的存放位置及生產所需數量。”他說智慧倉儲讓該公司揀料效率提升70%,發料準確率達到100%。
輕工紡織產業是山東的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造紙、家具、體育用品等行業。上述發布會也提到,以邁寶赫為代表企業的寧津健身器材產業,其區域品牌影響力正不斷擴大。
產業影響力之所以不斷擴大,企業的數智化轉型自然是原因之一。同樣是在寧津縣,家具行業聯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共同打造了寧津家具共享裝備中心智能化車間。該項目依托5G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先進技術進行開發和實施,預估可以為產業鏈的生產效率提高50%,物流周轉速度提高35%,企業資金占用減少50%,生產成本降低15%。
實際上,近年來山東全省的制造業都在持續深化數智融合。在發布會上,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部門正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標行動,多維度協同發力推動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升級。“目前,全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超過90%,構建起國內造紙行業首個5G造紙工業云平臺,培育了海織云等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服裝小單快返、家具全屋定制等新業態、新模式起勢壯大。”他表示。
促進產業鏈整合優化
長期以來,中小企業不可避免地存在“低小散弱”問題,輕紡行業也是如此。
然而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輕紡產業卻普遍出現了產業集聚現象,一些以家庭作坊為主的“零散小”企業或轉型、或退出,整條產業鏈都向著規模化發展。
“目前來看,小作坊式的企業很難達成數智化轉型。”曹務利坦言,“因為要想實現數智化轉型,你的生產技術就得標準化,否則企業跟產業鏈上下游就根本銜接不起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發布會也有產業鏈相關內容。據介紹,2025年,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舉辦“新輕紡 享生活”輕工紡織產業“新質生產力培育提升年”活動,并借此推動山東輕紡產業全產業鏈、全過程、全系統、全維度升級。
具體而言,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通過開展“新輕紡·鏈群優化”活動,通過落實“鏈長制”機制,“一鏈一策”梳理對接清單,精準補鏈延鏈強鏈;“一群一策”完善重點產業集群協作配套,打造企業集聚、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發展格局。組織開展中國威海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全省縣域輕工特色產業培育提升行等活動,打造融通融合的產業生態。
在曹務利看來,數智化轉型為整條產業鏈都建立了統一的數字化標準,能夠適應數字化標準的企業,便會融入這條產業鏈、實現快速發展。順便一提:適應了數字化標準的邁寶赫,因此獲評山東省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而無法適應數字化標準的“零散小”企業,則會逐漸被行業淘汰。
讓數據發揮應有的價值
寧津縣提供給經濟導報記者的材料顯示,該縣積極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精準施策,為規上企業開具了數字化診斷報告,并成功獲批了省級“商用健身器材產業大腦”揭榜掛帥建設試點等一批數字化領域試點項目。
上述試點項目已開始為企業生產賦能。“此前,企業的生產數據完全靠人工統計,統計工作量很大不說,形成的報表也只能大致反映生產是否出現了問題。”曹務利表示。而隨著數智化轉型的進行,尤其是在建立了統一的數字化標準后,曾經需要人工統計的數據,現在不僅能自動生成,還能自動通過產業大腦來分析研判。“比方說生產過程中出現了離群數據,云端就能自動研判問題出現在生產的哪個環節,我們也就能針對性地解決。”
在省級層面,山東輕紡產業的各個領域普遍開始推進數字化賦能。在發布會上,山東省家具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協會推動上下游深度合作,打造融通發展的產業鏈條,大力推廣1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牽引,設計、備料、噴涂、展示、物流、配套等多個共享中心協作配合的“1+N”聯動發展模式,助推青島膠州、淄博周村、德州寧津等一批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也提到,2025年要通過開展“新輕紡·AI賦能”活動,推動人工智能加快在輕工紡織行業賦能應用,打造“數據驅動設計-智能柔性生產-精準需求匹配”的運營模式,最終提升協同生產力。具體來說,首先要堅持“一行業一模型”,在細分領域打造特色適用大模型,逐步實現大模型全覆蓋;還要持續開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提升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賦能水平,梯次推進全省輕工紡織企業“智改數轉網聯”。
目前,邁寶赫已經積攢了相當一批有價值的數據,涵蓋了從市場訂單到廠區生產,再到庫存的方方面面。曹務利希望進一步發掘這些數據的價值,“未來,我們希望用這些數據來訓練AI,搭建我們企業自己的大模型,讓數據發揮自己應有的價值。”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謝衛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