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中,人形機器人領域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無數探索者的目光。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獨樹一幟的創新精神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這一切都與創始人范永緊密相連。
憑借過硬技術破局啟航
懷揣著對機器人領域的無限熱愛與深刻洞察,范永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后,于2014年放棄央企高管的待遇,離開北京到濟南創業。

范永碩士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出于情懷與使命感,他渴望在山東開啟創業之路,立志打造一家屬于中國的頂尖機器人企業。
創業的道路從來都是荊棘密布。成立之初,優寶特僅有四五名員工,辦公場地局促,資金更是捉襟見肘。為了籌措員工工資,范永和他的創始人團隊四處奔走,困難并沒有擊垮他們,反而激發了更強的斗志。
憑借在腿足機器人領域多年的技術沉淀,優寶特成功獲得濟南市“5150引才倍增計劃”的支持,入駐奧盛大廈。這猶如一場及時雨,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第一股生機。
有了立足之地,范永帶領團隊迅速投入到產品研發中,在競爭激烈的機器人市場中,只有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獨特的產品才能站穩腳跟。
優寶特將目光聚焦在四足機器人領域。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艱苦攻關,2014年,該公司成功開發出國內最早的電機驅動四足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一經推出即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甚至登上了央視的舞臺。
此后,優寶特并未停下創新的腳步。Y15高動態四足機器人針對特殊領域的需求應運而生,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Y20高動態四足機器人更是以1.5米的驚人立定跳遠距離,在中關村仿生大賽障礙賽中一舉奪冠,彰顯了其卓越的運動性能;Y30高動態四足機器人則在負重能力上實現突破,腿臂復用六足機器人更是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創新,其獨特的設計和功能為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范永始終堅守著對技術的執著追求。他帶領團隊不斷優化產品性能,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在研發過程中,團隊成員常常為了一個參數的優化、一個算法的改進,反復測試、討論,甚至廢寢忘食。正是這種對技術的精益求精讓優寶特在四足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48天從“四足”到“雙足”
隨著在四足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積累日益深厚,范永將目光投向了更具挑戰性的人形機器人領域。他深知,人形機器人代表著機器人技術的未來,雖然難度巨大,但潛力無限。
從四足機器人到雙足機器人,再到人形機器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不僅需要在硬件系統上進行全新的設計和研發,更需要在軟件系統、算法設計等方面取得突破。

范永帶領團隊從最基礎的研究開始,逐步探索雙足機器人的運動原理和控制算法。在硬件方面,關節模組的設計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靈活性和運動能力。范永團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成功開發出了更靈活、更高效的關節模組,為人形機器人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在軟件方面,語音交互和智能交互技術的研發同樣充滿挑戰。如何讓機器人理解人類的語言,做出準確的回應,并具備一定的智能決策能力,是團隊面臨的主要難題,范永帶領團隊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算法,不斷優化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終于成功開發出了先進的軟件系統,使機器人能夠實現與人類的自然交互。
2023年,上海智元公司的多輪融資點燃了整個賽道,人形機器人領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讓范永看到了優寶特加速發展的機會,他決心帶領團隊開發一款具有競爭力的人形機器人。
從2024年1月結構圖紙出圖,到2月18日“行者泰山”人形機器人成功落地行走,僅僅用了48天的時間。這一驚人的速度創造了業界人形機器人開發的新紀錄,展示了優寶特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如今,“行者泰山”已升級到二代,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擁有了更聰明的“大腦”。

范永表示,不同的應用場景對機器人的功能需求各不相同。在電力巡檢領域,機器人需要具備強大的環境感知和自主導航能力,能夠在復雜的電力設施環境中準確地檢測設備狀態;在工業生產中,機器人需要具備高精度的操作能力和穩定的性能,能夠完成各種復雜的生產任務;在家庭服務領域,機器人則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機交互能力和情感陪伴功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優寶特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深入挖掘人形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潛力。”范永表示,希望通過技術創新讓機器人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為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回顧優寶特的發展歷程,從創業之初的艱難起步,到如今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輝煌成就,每一步都凝聚著范永和團隊成員的心血與智慧。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優寶特憑借著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創新的不懈努力成為了“山東智造”的杰出代表。
范永表示,未來,優寶特將繼續引領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潮流,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