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興縣的產業園區,金屬板材的切割聲與服務器的嗡鳴聲交織成一曲時代交響曲。浙商銀行濟南分行以數智營銷系統為核心引擎,通過“互聯網精準推送+大數據智能風控+營銷地圖實時督導+金融顧問綜合高效服務”的全鏈條協同,成功為博興縣兩家金屬板材企業發放500萬元“數科貸”資金,不僅破解了企業融資難題,更開創了小微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全新范式。這場從“數據洞察”到“價值共生”的實踐,成為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一、精準定位:數字之眼洞見產業痛點博興縣作為“中國金屬板材之都”,擁有超千家金屬板材企業,但產業鏈條中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渠道狹窄、信息不對稱等困境。傳統信貸模式依賴抵押擔保,流程冗長,難以匹配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如何突破這一瓶頸?浙商銀行濟南分行的答案藏在“數據”里。 該行數智營銷系統猶如一臺“工業級掃描儀”,整合互聯網廣告行為、政務工商數據、供應鏈交易等多維度信息,構建起動態企業畫像模型。在一次針對金屬板材產業的定向分析中,系統敏銳捕捉到兩家企業的潛在融資信號:一家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急需短期周轉資金,另一家則因訂單激增面臨產能擴張壓力。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務)技術,系統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精準鎖定企業負責人移動端,將“數科貸”產品信息“一鍵送達”。廣告投放后48小時內,兩位企業主主動點擊并提交申請,一條條隱藏在產業鏈中的融資需求被“激活”。 “過去我們跑遍市場找客戶,效率低且成本高;現在系統不僅能發現需求,還能精準‘推’到企業手里。”浙商銀行濟南分行普惠金融部負責人祝坤表示,“這種‘廣撒網+深捕魚’的模式,讓金融服務從‘被動等待’轉向‘主動出擊’。” 二、智能風控:算法重塑信任基石 金融服務的核心在于風險控制,而數字化工具正在重構這一邏輯。在服務博興縣金屬板材企業過程中,浙商銀行濟南分行的多維信用評價模型化身“數字偵探”,對企業進行了一場“穿透式體檢”。 一是數據維度,整合稅務登記、社保繳納、水電用量等20余項政務數據,構建行業專屬風險評估模型。二是場景適配,針對金屬板材行業特點,嵌入“應收賬款賬齡”“設備折舊率”“訂單履約率”等定制化指標。三是智能決策,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動態生成企業信用評分,實現授信審批從“經驗判斷”向“數據驅動”的躍遷。 企業負責人回憶道:“我們沒有抵押物,但連續三年的納稅記錄和穩定的上下游合作商回款證明,讓系統給出了A級信用評級。”正是這種“以數據為王”的風控理念,使得企業僅用1小時便完成風險初篩,次日即獲得授信批復。系統的高效運轉,不僅將傳統信貸審批周期縮短60%,更讓“信用貸款”真正成為中小企業的“可選項”。 三、敏捷高效:科技縮短“最后一公里” 當浙商銀行數智營銷系統將企業線索推送至客戶經理時,一場“科技賦能+人性化服務”的接力賽隨即展開。通過智能移動端打開營銷地圖模塊,屏幕上躍動的紅色圖標標記著目標企業位置,周邊商圈分布、競品企業信息、歷史合作記錄一目了然。“以前需要提前兩周規劃走訪路線,現在系統像導航儀一樣指引方向。”該行客戶經理感慨道。 依托移動展業終端,客戶經理現場演示“數科貸”產品的三大優勢:線上申請“零資料”、智能審批“48小時放款”、隨借隨還“按日計息”。企業主通過電子合同“云簽約”功能,當場完成貸款簽署,資金隔日到賬。這場“指尖上的金融服務”徹底顛覆了傳統銀企對接模式。更值得關注的是,浙商銀行濟南分行并未止步于放款,而是以“數科貸”為紐帶,將企業納入綜合服務體系——成為其日常結算行,并承接工資代發等企業多元化需求。數據顯示,合作后企業賬戶活躍度提升300%,帶動上下游20余家供應商新增掃碼,形成“以點帶鏈、生態共贏”的良性循環。 浙商銀行濟南分行以科技之眼洞察需求,以智慧之手傳遞溫度,讓金融活水從“潤物無聲”走向“精準滴灌”。這不僅是博興縣金屬板材行業的破局之路,更是一個關于創新、信任與共生的時代寓言——當數字化引擎全速啟動,善本金融之光,終將照亮普惠金融的奮進征途。 (浙商銀行濟南分行)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