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收盤,克萊特(831689.BJ)的股價報收于47.25元/股,創該公司上市以來股價新高。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自2025年開年以來至今,克萊特的股價漲幅高達144.82%,在魯股板塊中異常耀眼。

就在3月14日,克萊特曾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股票最近2個有成交的交易日(2025年3月13日至3月14 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68.97%,根據《北交所交易規則(試行)》的有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
什么因素推動克萊特的股價一路大漲?
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
對于股價的異常波動,克萊特表示,公司通過電話詢問、口頭詢問、微信詢問等方式,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持股5%以上股東,在任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了核實,核實結論為:前期公告的事項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未發現可能或已經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不涉及熱點概念事項;近期公司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本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不存在其他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
“公司董事會確認,本公司沒有任何根據《北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等有關規定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董事會也未獲悉本公司有根據《北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等有關規定應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克萊特方面強調,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在異常波動期間不存在交易公司股票的情況。
對于今年以來股價的大漲,克萊特方面如何評價?3月17日,經濟導報記者撥打該公司證券部門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值得注意的是,克萊特的一位股東似乎頗有預見性,提前終止了減持計劃。
3月7日,克萊特披露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暨減持股份結果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深圳市中廣核匯聯二號新能源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中廣核匯聯二號”)原計劃減持不高于73.40萬股的股份,但截至目前,該股東實際減持54.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439%;此外,結合自身情況和對上市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中廣核匯聯二號決定終止本次減持股份計劃。
經濟導報記者查詢獲悉,中廣核匯聯二號持有克萊特股份495萬股,持股比例為6.7439%。2025年1月22日至3月7日,其減持54.60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23.01元/股至28.75/股,已減持總金額1472.48萬元。
事實證明,中廣核匯聯二號提前終止減持計劃非常明智,畢竟,克萊特目前的股價已高達47.25元/股。當然,如果中廣核匯聯二號以3月17日的收盤價減持上述54.60萬股股份,那么其將多收益約1107萬元。
迎來多家機構調研
2月27日, 克萊特披露的2024年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報告期內,預計公司營業總收入為5.29億元,同比增長4.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54.65萬元,同比下降9.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143.80萬元,同比下降7.06%;基本每股收益0.74元,同比下降10.84%。
據克萊特方面介紹,報告期內,受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該公司收入增長不及預期;募投項目之一“新能源裝備研發中心”投入使用,新購置研發設備造成研發費用折舊較上年同期增加;同時,為持續提升研發能力,引進行業優秀技術人員,導致員工薪酬較上年增加。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3月18日,克萊特將迎來限售股解禁。根據最新數據,此次解禁的股份數量為72萬股,占解禁前流通市值的1.93%。“限售股解禁通常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相關動態,并結合該公司基本面和市場環境,審慎決策。”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限售股解禁并不意味著股東會立即減持,具體操作還需根據股東的策略和市場情況而定。相關公司的股價走勢將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業績、行業趨勢以及市場情緒等。
2月18日, 克萊特披露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據悉,2月14日至2月18日,首創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國元證券等近20家機構對該公司進行了調研。在本次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克萊特有關人士介紹,公司主營業務是設計開發、生產銷售軌道交通風機、冷卻塔和空冷器風扇、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風機、能源通風冷卻設備、核電通風機、制冷風機、特種工業通風機等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裝備及其配件。公司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24年陸續開發了電池熱保障系統、ECL630-1數據中心用離心風機等,其中ECL630-1數據中心用離心風機實測能效指標效率達84.45%。
2024年上半年,克萊特軌道交通風機收入占比31.99%,海洋工程風機收入占比20.61%,制冷通風機及配件收入占比19.40%,冷卻塔空冷器風扇收入占比17.76%,能源通風冷卻設備收入占比10.24%。
克萊特方面透露,公司自2006年就開始與GE公司接觸,2008年開始陸續在海工、風電、軌道交通、燃氣輪機、油氣等應用領域開展合作,產品主要為其系統動力提供通風散熱。這種合作不僅助力GE公司優化了供應鏈,也使得公司獲得了與其協同開發的機會;此外,公司繼續深耕核電領域通風機,組建了一支專業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核電風機研發團隊。公司2024年在核電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業績,截至2024年底,公司核電領域在手訂單1.41億元。
“公司以提供低碳冷卻方案、服務未來綠色能源為發展戰略,致力于提供高可靠性工業裝備環境綜合解決方案,打造資源共享的生態圈,同時促進技術融合驅動控制流體熱管理材料研發以及細分市場行業應用經驗的推廣,致力于研發智能化、包容性高、標準化的升級換代產品。”克萊特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