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云、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應用背后,離不開強大的算力支撐。
3月8日,濟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召開,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項目通過竣工驗收。這標志著山東省首個突破E級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據中國信通院預測,未來五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將以每年50%的復合增長率持續攀升,帶來巨大升值空間。山東企業如何借助算力驅動發展智能制造?山東又將如何做好算力及背后產業的領航者?
賦能智造帶動產業發展
山東省曼德汽車零部件(樂陵)公司(下稱“曼德公司”)的智能車間過道上,連入5G專網的AGV小車,滿載生產物料靈活穿梭。企業以數智化技改項目賦能生產全鏈條,實現了提檔升級、節能降耗、產銷兩旺。

作為一家成立僅2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企業新增智能設備、優化生產工藝,使汽車線束月產能由原來的1.6萬臺(套)增加到2萬臺(套),全年產能突破20萬臺(套)。
“在公司生產車間內,搬運機器人沿既定路線穿梭送料,智能化生產設備高速運轉,這些都需要算力、互聯網以及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和驅動!痹诼鹿靖笨偨浝砝類廴A看來,企業目前用技術賦能的思路和局面,離不開持續加大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為了滿足新產品訂量需求,公司二期項目已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
在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中國聯通(青島)智算中心(下稱“智算中心”)正加速崛起。智算中心共分三期建設,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4月啟用,2025年預計交付2號數據中心機電配套,并根據發展需求啟動二期工程建設。
“智算中心是按照GB50174-2017‘A’級標準進行建設,作為聯通集團數據中心核心節點之一,它能夠承載集團級的大數據資源。”智算中心項目經理萬曉亮介紹,綜合考慮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以及未來通信網絡升級演進技術需要,未來智算中心將成為驅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強健“心臟”,目前,全國TOP級互聯網企業均已入駐智算中心。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別曉東表示,作為新產業融合載體,智能算力服務有助于開辟高價值、高成長產業的“黃金賽道”。比如,智能網聯汽車“蘿卜快跑”憑借“智能算力+車路云一體化”技術框架,眾多科技企業進擊搶灘智算服務市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探索建設“AI原生城市”
濟南數字經濟與實體制造業不斷碰撞融合,產生的一個個行業組織、研發機構,重新定義了“智造濟南”,更在拉動這座省會城市積極轉型。
在近期舉行的濟南市大數據會議上,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濟南大數據系統將聚力推動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助力濟南爭創國家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濟南在算力領域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智能算力規模躍居全國第七,成為黃河流域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新高地,2025年更將探索建設全國前列的“AI原生城市”。
“人工智能的背后是大量的計算,因此,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人工智能水平。目前,濟南正打造中國算谷,搶占未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睗先斯ぶ悄芩懔χ行南嚓P負責人介紹,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位于濟南市超算科技園,由濟南城投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算力規模1000P,致力于打造“AI一站式服務中心”,提供算力、數據、算法及服務全鏈路能力。未來,濟南城投集團將持續加大在技術研發和產業融合上的投入,依托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創新項目,拓展業務邊界,打造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并形成良性循環,全方位賦能城市發展。
據介紹,濟南建設中國算谷是有基礎的。首先在算力方面,國內領先,服務器產銷量全國第一、全球前三,AI服務器產銷量全球第一,超算制造全球第二,國內超過50%的AI計算力均來自濟南;通信、5G、超算、量子等算力基礎設施國內領先,已累計建設5G基站1.6萬處,實現了主城區5G網絡的連續覆蓋;還擁有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建有中國首臺全部采用國產CPU和系統軟件構建的千萬億次計算機系統。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下一步將積極培育全域數字化轉型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征集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場景600個以上,打造智慧社區100個,落地“數智員工”應用場景200個,探索建設全國前列的“AI原生城市”。
算力資源加速布局
山東算力資源豐沛,既建有濟南、青島兩個國家級超算中心,還擁有遍布全省的通用算力中心、智算中心和云計算中心等,各類算力資源正加速布局。
2025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山東5G基站達24.2萬個,智能算力比例超過30%。2025年山東將抓好與中國聯通、中科曙光等合作項目,建強算力樞紐,不斷提高智能算力占比。
“有關研報顯示,算力規模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眹页売嬎銤现行母敝魅、濟南超級計算技術研究院院長潘景山受訪時表示,當前,數據已成為驅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和核心引擎,而數據要素價值的激發離不開安全、高效、智能的數據基礎設施。

據《山東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到2025年底,山東省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總數達到45萬架,總算力達到12.5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存力規模達到65EB,先進存儲占比達到35%以上。
經濟導報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2025年以來,山東各級、各部門加力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目前,全省各類數據中心算力總量達到9.66E,智算占比超過30%,可以支撐智能制造、自動駕駛、基因測序與藥物研發等前沿產業應用,還能夠為廣大群眾提供人工智能客服、虛擬數字人導覽、AI輔導與遠程教育、智能化物流配送等多種形式的便民服務。此外,省內15個市被評為國家級“千兆城市”,青島獲批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山東還成功承接了首批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試點。
“山東圍繞人工智能算力推廣、數據基礎設施標桿項目培育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一方面,實施人工智能‘算力券’獎補政策。由省級財政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針對采購山東省內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賦能效益顯著的應用場景進行獎補。對符合條件的算力交易合同,最高按照總金額的5%進行獎補,單個企業的累計獎補總額可達500萬元。通過財政獎補,引導省內數據中心優先布局人工智能算力,鼓勵省內外企業采購山東智能算力,進一步發揮算力基礎設施對數字經濟的乘數效應!鄙綎|省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還將積極培育數據基礎設施標桿工程,發揮各類建設主體的首創精神,鼓勵積極實踐、大膽探索。在此背景下,省級財政將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引導省內企事業單位高質量建設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據標注基地等數據基礎設施,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補。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