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連基金公司都在購買自己的基金,我準備跟著買點,畢竟基金公司購買的肯定是自己的明星產品。”近日,投資者宋磊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宋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近段時間廣發基金等30多家基金公司相繼發布自購公告,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購不僅體現了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還將自身利益與投資者的利益緊密相連,有利于提升投資者的信心。“理論上來說,這種‘抄作業’式跟風基金公司買基金是可以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投資者應關注基金經理業績、費率結構、持有期等因素,不能只看自購行為。”濟南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規劃師李娜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基金公司頻頻自購
據媒體報道,今年前2個月,已經有32家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產品,合計金額達7.27億元。
3月1日,廣發基金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和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廣發基金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擬任基金經理將共同出資不低于1000萬元認購廣發同遠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廣發同遠回報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是一只新發行的權益類基金,該基金在3月3日正式發行,最低募集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人民幣。
此前,華泰柏瑞基金發布了關于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權益基金的公告。華泰柏瑞基金表示,公司在符合基金申購限額政策的情況下,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旗下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云計算產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發起式聯接基金,累計投資1000萬元,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
此外,永贏基金也公告稱,擬于永贏銳見進取混合募集期內出資1000萬元認購該基金A類份額。
李娜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在基金市場上有不少的基金管理者會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如工銀滬港深精選混合A的管理人持有該基金份額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1.95%。
在李娜看來,基金公司自購是一種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利益與投資者利益深度綁定的行為,是一種向市場傳遞信心的方式。未來會有更多基金公司開啟自購模式,這種模式為市場注入了增量資金,增加了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強化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抄作業”式投資靠譜嗎
宋磊之所以說要“抄作業”式跟風買基金,是因為在他看來,基金公司對旗下產品的信心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和投資該產品。
“市場上這么多基金,不知道如何選擇的時候不如直接‘抄作業’投資,總比自己選擇強一些。”宋磊說。
實際上,不少投資者都持有這種看法。對此李娜表示,理論上說,這種“抄作業”式跟風基金公司買基金是可以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基金公司自購行為作為市場的重要信號確實傳遞了部分積極信息,但其是否值得投資者跟隨需結合自購動機、市場背景及具體基金情況綜合分析”。
李娜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部分基金公司自購還存在營銷噱頭、信息不透明、贖回風險等問題。例如有基金公司自購是為了應對投資者的質疑,而且1000萬元的自購還要分成100次定投完成,顯得沒有多少誠意。“基金自購也并不意味著盈利,投資者同樣需要建立長期投資的理念,客觀判斷基金公司自購的現象,并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作出合適的判斷。”
一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張彬也不建議投資者跟著基金公司自購來投資基金,“基金公司自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產生的原因,更多地關注市場行情。”張彬認為。
張彬表示,與其盲目跟風基金公司自購,不如優先選擇長期業績穩健、管理團隊透明的優質基金。“如今年年初我推薦了幾只權益類基金,從現在的收益看還不錯,有只基金今年前2個月的收益就達到了15%。”
在張彬看來,今年AI仍是市場中長期主線,以AI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中期趨勢仍將持續演繹。“建議投資者多關注投資科技類的基金。”

不要盲目跟風自購熱點
基金公司自購行為既有積極意義,也存在潛在風險。投資者可將其作為篩選基金的參考指標之一,但需結合產品長期業績、管理團隊能力及市場環境綜合判斷。對于普通投資者,建議優先選擇信息披露透明、持有期長且與自身風險偏好匹配的基金,而非盲目跟風自購熱點。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