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關于同意山東康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泰智能”)股票公開轉讓并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函,康泰智能正式登陸新三板。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29日,康泰智能首次披露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今年1月20日,康泰智能更新了審核問詢函回復,就公司經營業績、采購與付款等6個方面的問題予以解釋說明。
2023年凈利潤大幅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康泰智能成立于2003年5月,位于煙臺市招遠市,是一家專注于按摩椅及其他按摩器具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創新型企業。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各類按摩器具的研發和制造,以按摩椅業務為基礎,逐步拓展便攜式、可穿戴式局部按摩器產品,自主品牌“榮康”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據了解,康泰智能具備完善的按摩器具研發、工業設計和品控體系,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股權結構方面,康炳元直接持有康泰智能35.46%股份,通過煙臺榮康、煙臺匯康間接控制該公司12.38%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47.84%股份。康正直接持有該公司44.76%股份,通過煙臺云康、煙臺泉康間接控制該公司 7.41%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 52.16%股份。康炳元和康正系父子關系,合計控制該公司100%的股份,系該公司的共同控股股東。
康泰智能披露的申報稿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至5月(下稱“報告期”),康泰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3.71億元、4.80億元和2.0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90.20萬元、4541.69萬元和2413.10萬元。
據悉,報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按摩椅收入分別為3.00億元、3.63億元和 1.3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80.95%、75.57%和67.72%,報告期內占比持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持續研發新品,2023年度開發的按摩床新品受到市場青睞,收入增長較快,2024年進一步保持了良好的銷售勢頭且推出新品按摩床,使得按摩椅產品占比進一步降低,但按摩椅及其他按摩器具的收入仍是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有市場觀察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此次登陸新三板將有助于該公司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為后續的研發投入、市場拓展以及產業升級等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在當前人們對健康養生愈發重視的大環境下,按摩器具市場前景廣闊,康泰智能有望憑借其自身優勢,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
境外收入占比較高
據申報稿,報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收入主要來源于境外,境外收入分別為2.97億元、3.97億元和1.69億元,占比分別為79.94%、82.72%和82.39%。據悉,該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歐洲、澳洲、中東和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建立近300個銷售網點。依托國內銷售網點,該公司鋪設了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實現了按摩器具產品全國聯保,為客戶提供快線、快送、快修的高質量專業化服務。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康泰智能供應商較為分散。對此,康泰智能方面表示,公司一般會在滿足產品質量需求的前提下,考慮價格并結合信用期等因素綜合選取供應商,同時,為了避免對某特定供應商產生依賴,降低采購風險,會保留部分供應商作為備選,保障公司原材料及供貨的穩定性,所以供應商會較為分散,數量較多。
在產銷兩旺的背景下,康泰智能也在適量備貨。根據申報文件,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存貨賬面凈額分別為4414.56萬元、4364.99萬元和5706.73萬元,主要為庫存商品和原材料。康泰智能表示,2024年5月期末庫存較高主要系部分訂單已完成但尚未發貨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生產周期基本穩定,存貨余額變動主要系為滿足下游客戶訂單需求,公司主動調整庫存商品余額水平所致。報告期內,公司在手訂單覆蓋率分別為126.70%、375.28%和96.77%,在手訂單較為充足,存貨余額水平的變動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康泰智能方面強調。
從費用端來看,報告期各期,康泰智能期間費用總額分別為4255.80萬元、6255.07萬元、2081.98萬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1.48%、13.03%、10.17%,費用管理水平較為穩定。其中,各期內該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761.27萬元、2303.02萬元和814.6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75%、4.80%和3.98%,銷售費用主要由人工費用、渠道廣告及宣傳費、服務費、差旅費等構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