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正式完成了控制權交割,阿里巴巴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權,德弘資本成為新的控股方。
高鑫零售的董事會也迎來了新的變動,黃明端將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而來自德弘資本的華裕能,則將獲委任為該公司董事會主席。
至此,阿里巴巴正式退出高鑫零售,高鑫零售進入德弘資本掌控的新階段。
黃明端辭任董事會主席
德弘資本正式接手高鑫零售。近日,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要約人Paragon Shine Limited與該公司宣布,買賣協議交割已于2025年2月27日完成。
根據公告,要約人及Lavender Haze Limited (買方指定實體)向賣方收購合共約75.08億股股份(待售股份總數),占該公司于本聯合公告日期的全部已發行股本約78.70%。
據悉,此次交易的代價由要約人按以下方式支付或應付:金額約69.07億港元已于買賣協議交割日期以現金支付(已扣除賣方應付的適用印花稅);余額約34.54億港元連同每股待售股份最高利息0.20港元,應于適用的買賣協議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現金遞延支付。
因此,緊隨買賣協議交割后,要約人、買方指定實體及彼等任何一致行動人士于合共約75.08億股股份中擁有權益,占該公司于本聯合公告日期的全部已發行股本約78.70%。
在本次交割完成后,高鑫零售的董事會迎來了一次重要調整。
高鑫零售同日發布公告,宣布了董事會成員變更。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宣布:秦躍紅已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及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自買賣協議交割日期生效;韓鎏已辭任非執行董事,自買賣協議交割日期生效。
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黃明端將辭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其將留任該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及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直至首個截止日期為止。
黃明端作為大潤發的創始人,在大潤發和高鑫零售的發展中,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一位在濟南從事大型賣場零售業多年的人士此前曾對經濟導報記者說:“大潤發每家店的選址幾乎都由黃明端親自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阿里巴巴豪擲224億港元入股了高鑫零售,此后成為其控股股東。高鑫零售之后迎來了一次重大的高管變動,原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總經理林小海接任了大潤發CEO的職務。
2021年,黃明端因屆齡退休,辭任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林小海獲委任為高鑫零售CEO。不過就在2024年3月,林小海卸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由沈輝接任,黃明端仍為董事會主席。
如今,隨著德弘資本收購交易的完成,高鑫零售迎來了三位新董事,他們均來自德弘資本。
華裕能將獲委任為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王冠男將獲委任為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提名委員會成員;梅夢雪將獲委任為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
公告顯示,51歲的華裕能,擔任DCP Capital (德弘資本)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華裕能亦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牛電科技(股份代號:NIU)的獨立董事。在成立DCP Capital之前,華裕能在KKR Asia Limited擔任合伙人,主管大中華地區業務。在加入KKR Asia Limited之前,華裕能曾就職于摩根士丹利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負責中國投資業務。
據德弘資本的官網介紹,其是一家國際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德弘資本的核心團隊曾領導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亞洲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在過去30年間,德弘資本團隊投資的項目包括:中國平安、蒙牛乳業、海爾、通化東寶、認養一頭牛、南孚電池、中糧肉食、圣農發展、恒安集團、百麗國際、現代牧業、聯合環境等。
大潤發拓展中小型業態
在今年1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及New Retail與德弘資本訂立協議,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權,合計占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的78.7%。
此前,互聯網巨頭頻頻布局線下商業,阿里巴巴于2017年入股高鑫零售,此后高鑫零售也開啟了新一輪的探索,包括門店數字化改造,轉型新零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高鑫零售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在過去六個月內實現了1.86億元的期內溢利,較去年同期的虧損3.78億元實現了盈利,增幅達到149.2%。
高鑫零售的收入來自銷售貨品、會員費及來自租戶的租金收入等。其來自銷售貨品的收入為331.86億元,同比下降3%。高鑫零售表示,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關閉長期虧損門店、淘菜菜及天貓共享庫存業務等供應鏈業務收縮。
而高鑫零售在同店銷售方面則實現了0.3%的增長,這一增長主要來源于客單價的提升。高鑫零售稱,線下營收表現逐步回暖企穩,線上新渠道及自有APP成為推動同店銷售增長的主動力。
近年來,隨著零售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主打大賣場業態的大潤發也在謀變。中小型業態的拓展已經成為大潤發近年來的發力點。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上述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大潤發Super(中超)已在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吉林、湖北、甘肅、四川及廣東擁有30家門店。中報還顯示,這將成為高鑫零售第二增長曲線。
以濟南為例,2023年,大潤發小清河店開門納客,不同于過去大潤發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賣場模式,這家大潤發小清河店的營業面積僅有2300平方米。
這意味著大潤發在濟南開啟了中小型業態的探索,這也是大潤發拓展中潤發、小潤發業態的一個縮影。
在大潤發Super(中超)業務方面,高鑫零售在中報中稱,依托大賣場的商品資源及運營標準化提升,中超業務表現大幅提升,同店銷售實現中高單位數增長,業務模型落地可行。
據悉,大潤發Super依托大賣場的供應鏈資源,從其商品池精選約5000款至8000款商品,分別滿足面積為1500平方米至3000多平方米的大潤發Super門店。
“大潤發Super將成為本集團未來重要的展店動力,亦令本集團有機會回歸高線城市,并將更加積極地快速展店,成為高鑫零售第二增長曲線。”高鑫零售表示。
加速多業態的發展步伐成為大潤發的聚焦點之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高鑫零售已在揚州、常州、南京、常熟、嘉興及無錫開出6家會員門店,江陰店也已于2024年11月開業。“M會員店通過提供跨境商品、快速配送等服務,增強了消費者的黏性,并為公司帶來了新的收入來源。”高鑫零售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高鑫零售關閉7家大賣場,其中1家位于華東的門店將被改造成會員店。其余6家關閉門店,1家位于華北,1家位于東北,2家位于華南,2家位于華中。
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共有466家大賣場、30家中型超市以及6家M會員店。大賣場及中型超市總建筑面積約為1326萬平方米,其中約66%為租賃門店,34%為自有物業門店。M會員店建筑面積約為222912平方米,其中4家為自有物業門店。
面對零售行業的變局,高鑫零售未來如何實現新的增長,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