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匯添富中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發起式聯接基金的分紅公告稱,該只基金將迎來2025年度第二次分紅,收益分配基準日為2月14日,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份額派0.01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基金通過分紅提升持有人投資獲得感的熱情不減。開年不到兩個月,已經有超700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進行分紅,分紅總額超過300億元。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多數基金一般一年至少分紅一次,因此年初或年末往往會出現基金的“分紅潮”。
基金業再起“分紅潮”
2月22日,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布關于銀河睿嘉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分紅公告稱,該只基金將迎來2025年度第一次分紅,收益分配基準日為2月17日。根據公告,銀河睿嘉債券A的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份額派0.36元,銀河睿嘉債券C的分紅方案為每10份派0.36元。
“今年分紅的基金確實多了不少。”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張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權益登記日上看,今天(2月21日)就有25只基金進行權益登記,下周一、周二(2月24日和2月25日)還將有64只基金進行權益登記。”
權益登記日為2月25日的部分基金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張萍查看電腦后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據不完全統計,以紅利發放日為基準,今年以來已有700多只基金進行分紅,分紅總額近300億元。
“和去年前兩個月相比,今年以來不論是基金分紅數量還是分紅總額都有大幅增長。去年前兩個月分紅的基金只有500多只,分紅數額也只有200億元左右。”張萍笑著說,“都是黃金搶了風頭,不然基金分紅這波也能上個熱搜。”
從分紅次數上來看,今年一季度尚未結束,已有多只基金年內進行多次分紅。其中,合煦智遠嘉悅利率債E、合煦智遠嘉悅利率債A和合煦智遠嘉悅利率債C年內分紅次數均達到了3次,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聯接C、易方達價值精選和匯添富中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發起式聯接基金年內分紅次數均達到2次。
從單份基金分紅額度來看,鵬華前海萬科REITs最為慷慨,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15.661元;國泰納斯達克100每10份分紅10元,工銀全球配置人民幣每10份分紅3.35元。
從分紅總額看,華夏滬深300ETF派現手筆最大,分紅26.83億元;南方中證500ETF分紅15.92億元,華泰柏瑞紅利ETF分紅10.28億元,華夏鼎豐分紅10.16億元,南方中證1000ETF分紅7.95億元。
年內分紅總額超過5億元的公司有15家。其中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分紅總分別達40.55億元、38.77億元、27.01億元、19.53億元,排名前四位。
紅利再投資or現金分紅?
張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與去年同期相似的是,債券型基金成為分紅主力。“在700多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就有500多只,分紅數額在200億元左右。”
這就令經濟導報記者有些不解。一般來說,基金分紅越多、次數越多,說明基金的可分配利潤越多,也表明基金操盤者的投資較為成功。但從去年開始,債市一直處于調整期,純債基金的收益并不高,絕大多數債基年內并未斬獲正收益。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權益市場轉暖、債市止盈等多重因素使得近期債市持續承壓,部分聚焦中短端債券或者沒有及時降杠桿的純債基金可能會面臨回撤。但通過定期分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留住投資者。“雖然分紅的金額并不高,但貴在多次分紅,能讓投資者感到暖意。”
“分紅機制一直是基金產品的重要賣點之一,加強分紅可以讓投資者感受到實際收益,提升了投資體驗,有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投資。”排排網財富理財師負責人孫恩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分紅基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基金吸引力、降低跟蹤誤差、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等方面。
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投資者不知道在基金分紅時是選擇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合適。
對此,張萍表示,現金分紅,是以現金的形式直接派發給投資者,免收贖回費,比較適合短期內有資金使用需求或者希望提早落袋為安的投資者。紅利再投資,是將分配的收益折算成這只基金的基金份額派發給投資者,免收申購費,比較適合看好后市行情或者希望長期持有的投資者。
對于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分紅方式,張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經過了連續上漲,基金投資收益豐厚,為規避可能的調整,投資者可以選擇現金分紅落袋為安。但如果是著眼長期的投資者,可選擇紅利再投資,省去一筆申購費。”

2025年開年的基金分紅熱潮體現了市場信心回升與盈利改善的雙重驅動。債券型基金短期內仍是主力,但權益類基金的增速已顯露潛力。投資者可關注頭部公司的指數基金及高分紅策略產品,同時需警惕債市潛在風險。未來若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權益類基金的分紅規模或成為新的增長點。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