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金價節節攀升,一些購金者開始獲利了結,黃金回購市場熱鬧起來。
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黃金回購渠道包括品牌金店、銀行、典當行以及非品牌金店和線上回購平臺。不同的回購渠道有著不同的回購政策,包括回購價格、損耗費用、服務費、檢測費等。
那么,在上述回購渠道中,哪種渠道回購黃金的價格較高,客戶能獲得最大收益?對此,經濟導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大多數銀行只回購自家商品
“我們銀行提供黃金回購業務,但不是所有的網點都提供這項業務,只有指定的幾個網點開展這項業務。投資金條的回購價格以回購當日實時報價定出基準價,并以基準價減去2元/克作為產品的回購價格。”2月17日,在建設銀行的濟南市某營業網點,大廳經理對經濟導報記者說,“而且我們只回購建設銀行發售的產品。”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建設銀行回購的黃金對包裝防偽標準有嚴格要求。
“而且黃金不能有明顯的劃痕、變形、損壞等情況。黃金實物應與證書相對應,并符合防偽標準。”大堂經理這樣表示。
同樣,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以及平安銀行、光大銀行也只回購自有品牌金條,需包裝完好并附帶證書及購買憑證。
而工商銀行與上述銀行不同的是,除了回購自有品牌外,對14家商業銀行和2家黃金企業Au99.99品牌金條也回購。“我行黃金具體回購價格,是由回購基礎價格減去一定回購價差確定。工行品牌金回購價差為4元/克,非工行品牌金條和其他黃金產品回購價差為10元/克。”工商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
濟南一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馮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不管去哪家銀行變賣黃金,消費者都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黃金產品、產品證書、購買憑證等資料。
“尤為重要的是,不能破壞金條外的塑料包裝,因為如果拆掉的話,黃金可能會有氧化的情況,一旦氧化,銀行可能會拒收。而且周末無法辦理回購業務,建議先在銀行App上尋找黃金回購網點。”馮超建議。
品牌金店換購多于回購
與多數銀行只回購自己品牌的金條不同的是,多數品牌金店僅支持換購,有少數品牌金店可以回購自家產品。

“換購需要增金30%,而且我們專柜不接受本品牌以外的舊金換購。”面對黃金換購需求,不少品牌黃金專柜給出了這樣的答復。另一家專柜的銷售人員袁園則表示,“舊金不看品牌,都可以換購,不過增金30%的部分需要原價購買。”
在品牌金店“以舊換新”要按照品牌的回購計算方式,通常要收取一定的折舊費和損耗費。
如果消費者想要換100克黃金飾品,消費者需帶去70克的舊黃金,剩下的克重需要以當天品牌金價的原價購買,舊黃金有的品牌金店會收折舊費,有的不收,但大多需要收取損耗費。
不過也有品牌金店支持黃金回購業務,周大福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需要對貨品進行嚴格驗金及復秤,需要顧客本人在場。”周大福工作人員表示。當日,周大福投資金條售價約為768元/克,黃金回購價格約為655元/克。
此外,中國黃金的銷售顧問表示,中國黃金可提供實物黃金回購業務,實物產品成交價格在客戶確認的實時金價基礎上減去一定的服務費差確定。
其他渠道變現快
除了上述兩個黃金回購的渠道外,非品牌金店也是回購的渠道之一。
“春節前后回購變現的生意很忙。”2月17日下午,華富黃金的總經理韓瑞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首飾是按照足金回購,就是實時金價減5元,沒有什么手續費和折舊費,很透明。”

韓瑞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一般來說,他們回購的方式是,如果顧客上門,先驗金。“先驗黃金,然后復秤。我們在稱重的時候會和消費者明確一件事情,就是有0.01克的誤差,主要是和黃金產品吊牌或者發票上的重量對比。如果有金條就先稱金條,畢竟金條標有克重。就是想告訴消費者我們的秤是沒問題的。如果是金條和手鐲等大重量產品,我們可能還會進行剪切查驗。”韓瑞強表示,“在上述動作完成后,還需要登記消費者個人信息,確保其所售賣的黃金產品沒問題,隨后打款。”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典當行也回購黃金。
“我們也回購黃金,但只回購足金,18k金不回購,價格為當日基礎金價減去10元的手續費,其他費用沒有了。”濟南一家典當行的工作人員表示。
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線黃金回購平臺逐漸興起。包括京東和支付寶都有在線的黃金回購平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線黃金回購平臺的優勢在于其便捷性和透明度,客戶可以在家中完成整個回購過程,但需注意選擇信譽良好的平臺以確保交易安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服務費相對高一些,以某平臺為例,不管是金飾品還是投資金條,服務費都是18元/克。

在采訪中,韓瑞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無論是品牌黃金還是非品牌黃金,回購價格都是以國際金價為參照的。“如果有人給你報的回購價格高于當天的國際金價,比如今天(2月17日)國際金價是680元/克,他卻給你報700多元/克,那你就要小心了。他們往往會以各種理由扣減你的黃金純度,比如故意把你的黃金燒成金水,然后說你的黃金純度不夠,要扣掉10%甚至20%的純度。這樣一來,你原本以為能賣個好價錢的黃金,最后往往虧了不少錢。”

黃金怎樣變現
消費者在決定黃金變現時,要根據個人情況和所持黃金產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回購渠道。不同的回購渠道有著不同的回購政策,包括回購價格、損耗費用、服務費、檢測費等,消費者需要慎重比較。若追求高價和安全,優先銀行或品牌金店;若需快速變現,可接受一定折損選擇典當行或線上平臺。無論哪種渠道,提前核實資質、明確扣費規則是關鍵。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