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低,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93%報3324.49點,深證成指跌1.61%報10617.26點,創業板指跌1.98%報2182.57點。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8266億元。盤面上,銀行股走強,貴金屬板塊表現活躍,DeepSeek概念大幅回調。
山東板塊,34只個股上漲,占比10.9%。其中,先達股份以9.93%的漲幅領漲;*ST中潤的漲幅也超過5%,為5.04%,*ST中潤主要從事礦產投資、開采與房地產租賃,涉及黃金相關業務,該公司于2月12日曾披露關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此外,涉及黃金相關業務的玉龍股份和山東黃金股價也分別上漲了4.42%、0.45%。
銀行股走強,四大行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山東板塊中,齊魯銀行、青農商行、青島銀行股價均實現上漲,漲幅分別為3.28%、2%、1.45%。中信證券指出,陸續披露的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上市銀行整體經營穩定。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銀行信貸開門紅情況良好,銀行普遍運用早投放策略,疊加利率政策調整慢于預期有助息差穩定,預計一季度銀行經營格局良好。板塊表現上周開始企穩修復,反映銀行股投資回歸到基于基本面框架的邏輯中。2025年上半年板塊投資的核心驅動來自于商業模型重估,在當前的資本市場環境下,下階段絕對收益行情仍值期待。
DeepSeek概念大幅回調,夢網科技、日海智能、泛微網絡、浙大網新等10余股跌停或跌超10%,魯股浪潮信息跌近7%。富榮基金認為,DeepSeek的崛起提升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信心,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邏輯仍在持續演繹。但內部結構已出現一定分化,前期漲幅較高的端側硬件、機器人等板塊表現相對乏力,而以軟件為代表且機構籌碼較少的傳媒和計算機板塊漲幅較大。當前DeepSeek板塊的演繹整體仍偏主題性質,國內科技股重估以及AI應用爆發的敘事仍處于預期階段。考慮到DeepSeek催化的時間以及當前的宏微觀環境、上市公司業績處于“真空期”等,科技板塊仍具有持續演繹的空間。短期內,市場大概率仍將由預期主導,建議圍繞未來成長空間廣闊、2025年有業績高增預期或困境反轉預期的細分行業進行布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