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威視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普威視”)日前披露,公司于2月10日與中泰證券簽訂了關于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之輔導協議,這意味著和普威視正式開啟沖刺北交所上市之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和普威視位于濟南市高新區,是一家專注于紅外成像技術研發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于2024年5月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按規定,在申報北交所上市之前,和普威視先要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掛牌新三板尚不足一年
和普威視披露稱,其于2月11日向山東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由于公司目前在新三板掛牌尚不滿12個月,須在滿12個月后方可申報北交所上市;另外,公司尚未披露2024年年報,可能存在最近1年財務數據不滿足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條件的風險。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和普威視成立于2011年8月,總股本為5002.87萬股,實際控制人為劉豪。該公司是一家紅外光電產品和系統制造商,核心產品包括綜合光電系統、激光攝像機和熱成像攝像機。
據介紹,和普威視聚焦紅外成像領域,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在紅外熱成像、激光夜視、高清可見光、精密伺服控制等領域積累了一系列專利或非專利技術。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公司擁有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53項、外觀設計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81項。
2020年11月,和普威視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效期三年,并于2023年7月經工業和信息化部復核通過;該公司還入選2023年山東民營企業創新潛力100強和2023年濟南市重點工業新產品名單,2024年入選山東省瞪羚企業名單。
在市場拓展方面,和普威視可為國防領域的客戶以及交通、農林和水利等民用領域的集成商客戶提供遠距離、高清晰、智能化、多用途、全天候、適應復雜環境的紅外光電產品。
比如,作為自然界中常見的生物群體,鳥群的低空飛行活動對機場安全構成了不容忽視的威脅,近期發生在韓國的空難據信就是“飛鳥撞機”引發的。和普威視的低空安全管控系統能夠對系統布防區域內的無人機、鳥類等低慢小目標的飛行情況進行全天候、多手段的自動監控,并對疑似目標進行實時上報和準確定位跟蹤,采用多手段的綜合攔截方式,避免目標攔截時造成的二次毀傷,實現安全攔截。
目前,和普威視低空安全管控系統已在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西安咸陽機場、西藏隆子機場、哈爾濱太平機場等大型國際機場取得了成熟的應用案例,同時也在北京、上海、深圳、青島等全國重點城市重點區域的低空防控中得到了大量應用。
盈利能力快速增長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和普威視在輔導備案公告中對2024年業績進行了風險提示,但實際上,和普威視近幾年盈利能力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和普威視營業收入分別為24305.35萬元、31513.4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5.36%、29.6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89.74萬元、3744.5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5.39%、39.21%。
和普威視表示,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為2841.94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為9.90%,符合北交所規定的公開發行股票條件,且不存在《上市規則》第2.1.4條規定的不得在北交所上市情形。
2024年上半年,和普威視經營業績繼續增長,營業收入為12642.75萬元,同比增長16.58%;毛利率為36.94%;歸母凈利潤為1227.66萬元,同比增長42.33%。
但需要注意的是,和普威視近幾年應收賬款、存貨余額較高,存在一定風險。據披露,2022年末和2023年末,和普威視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2063.24萬元和13555.52萬元,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0.10%和29.61%;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9458.94萬元和9637.76萬元,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3.60%和21.06%。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按照2024年9月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的議案,和普威視擬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250.72股(含本數,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擬募集資金26125.76萬元,其中,19767.55萬元用于光電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3860.91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497.31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為了解和普威視的輔導期安排及2024年業績情況,經濟導報記者2月14日致電該公司,但工作人員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