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騰訊”等實力股東、注冊地在濟南的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泰人壽”),2024年的業績浮出水面。
和泰人壽日前披露的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1.37億元,凈利潤2872.52萬元。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64.31%和174.83%,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自2017年成立以來,和泰人壽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七年合計虧損11.6億元。在成立的第八年,和泰人壽終于交出了盈利答卷。
2023年創最大虧損額
作為一家創新型壽險公司,和泰人壽由中信國安、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世紀工程實業有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騰訊全資子公司)等8家企業發起設立,注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
在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和泰人壽表示,公司積極應對外部市場形勢變化,圍繞“打造互聯網優勢明顯、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創新型壽險公司”戰略定位,致力于打造一家輕資產、高價值,顧客導向、科技賦能、具有鮮明互聯網保險特色和優勢的壽險公司。
行業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壽險業素有“七虧八盈”的說法,即新公司通常會等到第八年才會實現盈利,和泰人壽也未能例外。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3年,和泰人壽分別凈虧損1.34億元、0.78億元、0.94億元、0.62億元、1.29億元、0.93億元、5.70億元,七年來累計虧損超11億元。
根據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和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0.39%;凈利潤延續虧損態勢,且虧損額大幅增至5.70億元,為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額。
不過,2024年度,和泰人壽的業績迎來拐點。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實現了盈利,合計攬得凈利1.34億元。只是,2024年下半年公司未能延續盈利模式,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虧損0.89億元,侵占了全年大部分利潤。
得益于持續優化資配置,加強資產負債匹配,降低負債成本,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和泰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4.3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4.83%,較2024年第三季度末分別提高7.16%和7.04%。
多位股東出質股權
盡管和泰人壽近年來業績承壓,但公司董監高人員的收入引人矚目。數據顯示,2023年該公司董監高人員的最高薪酬高達692萬元。

在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公司當年度最高薪酬并未列明具體數額,僅透露“最高薪酬200萬以上”。
據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第四季度末該公司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114.26%、137.79%,同比分別下降28.57個百分點和14.25個百分點,其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明顯低于行業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開始,公司的退保金額一路呈階梯狀增長,從2017年的59.5萬元,暴增至2022年的1.63億元。在2023年度,僅“和泰穩盈年金保險”一款產品全年的退保金額便達到3.13億元,年度退保率達74.88%。
此外,經濟導報記者從企查查獲悉,日前,和泰人壽新增一條股權出質信息,持股20%的大股東中信國安再次出質了其所持的全部3億股股權,股權出質登記時間為2025年1月14日。

質押股權的股東不僅僅中信國安這一家。截至2024年末,欒川縣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秦皇島煜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等股東均對和泰人壽的股權進行了質押。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包括中信國安在內,和泰人壽已有4家股東累計約6億股股份出現被質押或凍結的情況,占和泰人壽總股本的40%。
“股權質押是重要的融資手段。不過,過高的股權質押比例背后,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和隱憂,此類公司應當加強風險管控意識。”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企查查的信息顯示,和泰人壽的法定代表人為洪寧。據履歷,洪寧,男,1961年出生,碩士研究生,自2022年7月起擔任和泰人壽董事長。洪寧歷任高盛集團全球合伙人、高盛大中華區投資銀行部主席兼中國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美國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投資銀行部執行副總裁以及和泰人壽董事等職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