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正式拉開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大幕。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拓寬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優化了保險資產的配置結構,還為國內黃金市場注入了全新活力,堪稱雙贏之舉。
黃金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相關性較低,在經濟波動、通貨膨脹等情況下,能夠發揮出色的風險對沖作用。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黃金投資無疑為其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使其能夠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實現多元化投資布局,有效分散投資風險。在當下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市場波動加劇的大背景下,險資涉足黃金市場,能夠顯著降低投資組合整體的波動性,切實增強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從收益層面來看,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保險公司年化財務投資收益率為3.12%,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7.16%。而自2002年10月正式運行以來,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合約價格的年化收益率約達13%。盡管保險資金投資黃金的比例上限設定為上季末總資產的1%,但從長期視角考量,這仍有助于險資在不同經濟周期中斬獲更為可觀的收益,提升保險公司投資的長期回報率。
對于黃金市場而言,保險資金規模龐大,首批試點的10家保險公司可用于投資黃金的資金量,理論上限將近2000億元。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涌入,無疑將為黃金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極大提升市場的交易活躍度與流動性。此外,保險資金通常以長期保值增值為目標,交易風格穩健,宛如市場的穩定器。其投資行為能夠有效抑制市場的短期投機波動,減少黃金價格的大幅漲跌,促使黃金價格更加平穩。同時,保險資金參與上海金交所人民幣定價合約,進一步擴大了人民幣計價黃金的交易規模,提升了人民幣在黃金結算領域的影響力。
誠然,有人擔憂保險資金入市會大幅推高國內黃金價格。其實,這種擔憂大可不必。保險資金入市將會按計劃穩步推進建倉,短期內,其配置交易難以引發金價的快速飆升。從長遠來看,保險資金入市不僅能夠提升市場流動性,還能為市場提供正向預期,有力推動國內黃金市場的健康發展。
可以說,保險公司資金涉足黃金投資,是金融市場的一項重要變革。這一舉措在為保險公司、黃金市場及宏觀金融市場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同時對保險公司來說,險資入市也會帶來一定風險。保險公司應充分做好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監管部門也需強化對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的監管與引導,確保這一業務穩健、有序發展,實現保險資金與黃金市場的互利共贏,為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發展貢獻力量。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