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濟南先投集團(下稱“先投集團”)舉行2025年工作動員大會,系統總結2024年工作,表揚集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先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杰出席會議并講話。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峰作2024年集團經營情況報告,并與二級集團代表簽訂2025年工作目標責任書。

2024年,先投集團認真落實“11345”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加力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發展能級,為加快綠色低碳新城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集團成功獲得AAA信用評級,資產總額達到1073億元,加快塑造主業鮮明、優勢突出、重點板塊齊頭并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其中,2024年6月28日,先投集團成功獲評AAA信用評級,這是集團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進一步提升了集團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依托AAA信用評級,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為重點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持續優化融資結構,綜合融資成本維持在較低區間。
聚力開展“三大攻堅”實效突出:聚力開展示范區建設攻堅。高水平規劃策劃,加快項目建設,鵲山生態文化區、總部經濟區、都市陽臺三片區中,實施21個項目,總投資195.4億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5億元。聚力開展新加坡合作攻堅。助力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加速建設,與新加坡吉寶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中新(濟南)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揭牌運營新加坡(濟南)硬科技轉化中心。聚力開展安置房建設攻堅。承接濟南起步區14個城中村改造任務,完成崔寨安置一、二、三、五區共160萬平方米的交鑰匙工作。
在新城建設方面,加快重點項目推進。推動已完工、在建、擬建項目共計138個。開展精準策劃招商。與盛裕集團合作,精準招引新加坡種子企業。成功簽約引進賓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車工業園項目、國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愛旭太陽能高效電池組件等重大產業項目。資產運營提質增效。運營面積達73萬平方米,營收水平全面躍升。以繡花精神管理城市。在濟南市清雪除冰工作中,助力起步區獲得全市第二、外圍區縣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改革創新上,以濟南起步區鵲山生態文化區(一期)二批次項目為試點,開展首例“投建運一體化”模式招標,推動優質社會資本參與片區開發建設。在融資創新方面,在上交所成功發行集團首筆中長期公司債券,創山東省同評級純5年期公司債有史以來票面利率新低;成功發行“華泰-濟南先投2號1期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創全國同評級地方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利率最低;發行3億元的中長期公司債,票面利率為2.54%。

會議指出,2025年先投集團工作將更好地服務和融入起步區建設發展大局,以“項目提升年”為總牽引,認真落實“筑牢三個根基、做到三個聚焦、強化三項保障”的“三個三”工作機制,統籌融資、建設、運營、中新合作等各項重點工作,助力起步區實現“五年成形”階段目標,奮力開啟“十年成勢”的新篇章。
其中,在“三個聚焦”上扛牢責任擔當。聚焦主責主業,加快做大做強。以標志性項目開工建設為依托,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起步區建設,做大營收規模。借助AAA評級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夯實傳統融資方式,爭取更多政策性資金,做好融資工作。以“起步區山東省大學科技園”建設為核心,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圍繞“四大核心”版塊,提供全周期服務。招引頭部品牌,打造文旅、養老、商業、酒店等重點項目,提升運營水平。依托新加坡公司、中新合資公司,推進高水平開放,深化中新合作。聚焦項目提升,實現提質增效。認真貫徹落實全市“項目提升年”部署要求,全面提升項目謀劃策劃水平,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資源跟著要素走、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抓謀劃儲備,提升項目質量,增強集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后勁。要抓過程管理,提升推進效率,提升項目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要抓要素供給,提升保障水平,加快重點項目落地建成。要抓力量整合,提升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建設效能。聚焦產業發展,做好強鏈文章。科學策劃,前瞻布局,重點針對未來產業、“車路云”一體化、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進行園區策劃。鏈主帶動,協同發展,積極引育一批專特精新企業,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資本招商,發揮實效。充分利用黃河母基金、產業引導基金等專項基金作用,撬動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參與濟南起步區建設。數據畫像,精準招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精準畫像。著力構建專業高效的招商團隊,提高專業招商、精準招商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先投集團將強化協同配合、資源要素、安全發展“三項保障”。其中,將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加強政策研究。充分發揮政策研究推進小組作用,利用“四區疊加”優勢,提升政策研判能力,用好用活支持濟南起步區建設發展的各類政策。實施人才強企戰略。要加強機構設置,實現扁平式組織結構管理。持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建立更加豐富多元化的薪酬體系,抓好干部考核測評,搭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增強員工綜合素質,提高履職能力。做強數字化支撐。加強數字化頂層設計,打破條塊之間的信息壁壘,強化數據安全防護,確保數據安全可控。推進企業文化賦能。把企業發展和文化建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企業發展和職工成長的命運共同體,不斷增強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韓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