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做好工信部2025年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申報工作的通知》,希望通過開展相關申報工作,以科技創新和標志性產品打造引領量子科技、原子級制造、清潔氫產業創新發展,支撐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清潔氫揭榜掛帥任務榜單》(下稱《綠氫榜單》)隨文件同步印發。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綠氫榜單》中“低成本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堆”等技術產品,涵蓋了氫的制—儲—輸—用一整條產業。可以想見,隨著未來相關揭榜任務順利完成,山東整個氫能產業都將迎來綠色清潔技術突破。
據了解,此次揭榜任務是面向量子科技、原子級制造、清潔氫3個未來產業,布局一批核心基礎、重點產品、公共支撐、示范應用創新任務,發掘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優勢單位,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具體而言,在量子科技領域,是圍繞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3大方向,推動量子技術在醫療、交通、能源、金融等領域應用落地;而在原子級制造領域,圍繞原子級制造工藝仿真、原子級加工、構筑和檢測等4大方向,預期產出高效團簇離子束原子級拋光裝備、200—300kV場發射透射電鏡等系列加工、檢測裝備,原子級金屬粉體、原子級精度X射線反射鏡等系列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潔氫領域,眾所周知,目前的氫資源按照生產方式可粗分為“灰氫”和“綠氫”,前者是化石能源或鹽化工制備,制氫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碳排放,所以叫做“灰氫”。與之相對的則是“綠氫”,因為是清潔能源制氫,生產過程不直接產生碳排放,所以被稱為“綠氫”或“清潔氫”。
山東是清潔能源大省,累計光伏裝機約73吉瓦,位列全國第一,風電裝機位列全國第五。與大規模的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量相對應的,是儲能設施的相對不足,以至于在非用電高峰時段,清潔能源發出的電力只能白白浪費。而通過清潔能源發電制氫,將氫氣存儲起來,這種儲能方式被認為在能量維度、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具有突出優勢。
清潔氫領域的揭榜任務,圍繞制取、存儲與轉儲、輸運與配給、動力與物料利用4大方向,希望研究形成一批清潔氫制—儲—輸—用成套技術與裝備,推動清潔氫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領域應用落地。比如上文提到的“低成本兆瓦級質子交換膜電解堆”就是面向可再生能源制氫的相關需求;而“纖維纏繞金屬內膽高壓氣氫儲氫容器”則是面向固定式儲氫容器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需求;還有“氫冶金高溫氫氣安全控制系統”等,的確是“制—儲—輸—用”一應俱全。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認為,制氫是未來清潔能源發電儲能的重要方式之一,而隨著《綠氫榜單》中的相關任務順利完成,制氫儲能的階段性技術短板將得以補齊,清潔氫能源的應用有望得到推廣,助力山東“雙碳”目標的實現。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