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堅持把新型儲能作為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關鍵一招,去年下半年以來又有一批新型儲能項目在山東布局。截至2024年底,全省新型儲能在運規模達到717.7萬千瓦,較2022年底增長了3.6倍,超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盡管新型儲能進入發展新周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鄙綎|省兩會期間,泰維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于希明委員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這些挑戰體現在:
儲能產品及并網安全標準體系亟須優化。受技術水平和運行經驗限制,部分標準體系個別指標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部分涉及新能源儲能聯合運行、聚合調控等新業態的技術管理標準缺失,亟須加快制定。
建設成本、市場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新型儲能技術研發、建設和運維成本高昂,電池成本占比高達50%,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的可行性。而且,儲能電站參與市場交易的透明度和定價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于希明建議,“要建立健全新型儲能技術標準體系、豐富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支持國有資本加大對儲能項目的投資。”
在建立健全新型儲能技術標準體系上,要加快推動新型儲能關鍵技術、規劃設計、試驗檢測、施工驗收、安全管理、監督評價等關鍵標準制修訂,有序推進新型儲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在儲能市場應用的發言權,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新型儲能標準制定,協同推進技術創新、標準編制和產業發展,以標準促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積極探索企業標準、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協同發展新模式,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施應用。
要完善新型儲能政策體系,不斷豐富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要充分考慮合理容量需求、價格可承受上限、電價疏導渠道等因素,健全電網側新型儲能“容量電價+電量電價”的形成機制,以此推動新型儲能與電力系統的用戶側、電源側及電網側等各環節融合發展,提升能源清潔利用水平和電力系統運行效率。
要支持國有資本加大儲能項目投資�!耙驗樾滦蛢δ軇撔率恰畯�0到1’的過程,具有高風險和高不確定性特征,國資投資應成為投資主力,且要有耐心�!庇谙C鹘ㄑ�,要完善適配的考核容錯制度,健全績效評價機制,挖掘儲能領域潛力大、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支持部分國有投資集團及早投資布局,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長久助力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