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東省“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新春季主題活動已全面啟動,在齊魯大地上“燃”起節慶的熱鬧氛圍。“三集”同步舉辦,豐富了山東大集的內容與形式,提供多樣化的消費選擇與文化體驗,讓山東文旅品牌叫得更響亮。
憑借大集平臺,將豐富的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山東好品集中呈現,消費補貼、企業讓利等惠民舉措更是添柴加薪,山東集齊大集“三件套”點燃了群眾的消費熱情,讓年貨市場一片紅火,有力拉動了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一抹亮色。
熱銷年貨拉動消費
1月7日,2025山東省“海洋大集”新春季在青島市城陽區錦城路正式啟幕。這一天是城陽大集的趕集日,在青島全域,還有泊里大集、王哥莊大集、李村大集、鰲山衛大集等特色“海洋大集”,成為來青島體驗風土人情的“必選項”。
“城陽大集共有近千個攤位,主要經營干果、炒貨、蔬菜、水果、海鮮等各類商品。經400多年傳承,城陽大集發展到今天已與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合并,擁有蔬菜、水產、家電、服裝、日用百貨五大市場和山東國際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成為全國五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之一。”城陽村社區文化負責人袁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集吸引了游客和市民專程前來置辦年貨,平均日客流量6萬人次,年交易額277.2億元,位列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前列。
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時看到,在大集上,主播們通過直播售賣各種新鮮肥美的特色海鮮、年貨禮包,讓山東海鮮從大海邊“游”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在濟寧泗水“黃河大集”的“濟寧禮饗”農副產品展銷區,玉堂醬菜、微山湖咸鴨蛋等特產琳瑯滿目。這些承載著地域風味的好物,吸引著人們紛紛駐足選購。
這些大集不僅滿足了人們對傳統年味的追尋,更是將本地特色推向更廣闊市場。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李嶧認為,春節消費是拉動全年消費增長的重要節日,屬于高品質消費類別,能夠更多地釋放消費,是基于文化、基于服務、基于旅游的全鏈條傳承。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大集主辦方不僅設置了實體攤位,還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實現了線上擴展。這種“實體市集+網絡直播+文化展示”的模式,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有效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并且能夠觸達更廣泛的客戶群體。這種模式的成功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大集中不乏特色產品展示,通過打響品牌,商家們不僅獲取了經濟利益,更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活力。
“大集不僅是消費品的銷售,花鳥書畫、非遺民俗、戲曲演出等文化大餐也在濃濃煙火氣中有序呈現。作為一種周期性市場,大集連起了人們的生計和生活。在山東,星羅棋布的各類大集是提振消費信心、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載體。”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山東各地的農村大集,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交織碰撞,民俗風情與時尚潮流共融共生,帶動節前消費興旺。
讓品牌叫得更響亮
如今叫響全國的黃河大集,始于2022年冬天。短短數年發展,黃河大集在山東各地廣泛鋪展開。集市上的商品,以及美食、非遺手造、民俗演出等,讓游客對山東各地的風土人情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2025年春節之際,山東首次將黃河大集升級為‘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三大品牌。三個大集共同舉辦,呈鼎足而立之勢,實現了全省覆蓋、各美其美。”山東儒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賈軼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曾參與策劃過多個文旅市集活動,文旅融合應瞄準“文”對“旅”的提升價值,將地域文化特色與品牌相結合,才會產生強有力的市場效應。“依托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山東各地將因地制宜舉辦系列活動,講好獨特的文化故事,才能成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將傳統消費與創新消費結合起來。”

“運河”“黃河”“海洋”三個地理標志打造出了不同風格的品牌大集。為豐富大集內容,山東還推動優質惠民演出下基層的“文化大集”,開展非遺手造展示展銷的“非遺大集”,助力名廚名菜香飄大集的“魯味大集”,舉辦中醫藥專家義診的“養生大集”,解鎖青年時尚別Young玩法的“‘潮’‘趣’大集”,打造主播帶貨文化秀場的“‘云’上大集”等系列子品牌。
非遺文化傳承人宋強表示,自己跟隨師傅在運河大集一同展示運河美食,在他們制作的經典美食中,展示了“運河商都”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

在“運河大集”臨清活動現場,運河秧歌、新華漁蹺會、獅王爭霸等節目表演一亮相就嗨翻全場;互動環節中,什香面、燒麥、臨清砂鍋等10道經典運河美食香滿全場;現場“非遺大集”,貢磚、面塑、葫蘆雕刻等被集中展示;“養生大集”中醫義診、聊城“新三寶”、中醫飲片熱茶也備受群眾喜愛。
“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山東的商業繁榮,帶動了沿線城市的經濟。通過運河大集這一平臺,在做好存量的同時,還應積極拓展增量,為山東文旅項目提質增色。”賈軼表示,在大集中,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擦亮了“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金字招牌。
持續燃動“文旅熱”
回望2024年,山東文旅市場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2024年,山東接待國內游客9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超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2%,文旅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6.7%左右。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絕非簡單的商貿集市,而是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以農為基,山東各地特色農副產品依托大集拓寬銷路,農民增收致富,鄉村產業得以蓬勃發展;另一方面,文化為魂,豐富多樣的民俗、非遺展演展示,賦予大集深厚文化內涵,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為鄉村聚人氣、添活力。”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旅產業順勢崛起,農家樂、鄉村民宿因為大集迎來旺季,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大集鏈接的是當地文旅資源,新春大集熱潮,正以強勁的勢頭詮釋著農文旅融合的無限可能。“黃河大集不僅是文化交流的平臺,更是提振消費的重要途徑。冬季農閑時節,黃河大集為農產品打開銷路,促進農民增收。做好大集的經濟文章,豐富商品種類,延長產業鏈,以大集繁榮帶動鄉村振興,為山東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國表示,接下來,山東要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探索城市文旅產業的新機遇與新挑戰,持續燃動“文旅熱”。
“新煙火氣”作為城市更新和文旅融合的新趨勢,體現了人們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懷念和對現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山東通過“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足以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居民的幸福感,成為今年新春“爆款”。
“更現代的技術,更多元的供給,更豐富的體驗,更新穎的形式,山東文旅應推出更多富有創意和文化內涵的旅游活動,讓廣大游客充分享受旅行快樂,分享文化感悟,持續擦亮‘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文旅品牌。”張曉國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