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濱化股份(601678.SH)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濱州和宜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和宜投資”)擬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1.4億元至2.8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市值管理政策的指引下,濱化股份還披露了《2025年度估值提升計劃》,這也是A股出現的首份估值提升計劃。
第一大股東和宜投資進行增持
據披露,和宜投資計劃在12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濱化股份,增持金額1.4億元至2.8億元。
在此次增持計劃實施前,和宜投資持有濱化股份14567.811萬股,占后者目前總股本的7.08%,為其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濱州濱城支行(下稱“建設銀行濱城支行”)為和宜投資增持公司股份提供專項貸款支持,貸款額度為人民幣2.5億元,貸款期限36個月。除上述貸款外,本次股份增持的其余資金來源為和宜投資自有資金。
和宜投資表示,“此次增持濱化股份,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及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為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此次增持計劃未設定價格區間,和宜投資將基于對濱化股份股票價值的合理判斷,并結合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擇機實施增持。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大股東進行增持,濱化股份也于近日收到建設銀行濱城支行回購專項貸款的支持。
2024年9月20日,濱化股份披露了回購股份方案,并于9月23日進行了首次回購;10月18日,該公司對回購股份的用途進行變更,由“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變更為“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近日,該公司收到建設銀行濱城支行出具的《貸款承諾書》,建設銀行濱城支行同意為其股份回購提供1.26億元人民幣專項貸款額度,貸款期限36個月。基于上述變化,此次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將由“公司自有資金”變更為“公司自有資金及專項貸款”。
據濱化股份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該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6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127%,已支付的資金總額合計人民幣999.92萬元(不含交易費用)。
A股首份估值提升計劃
同日,濱化股份還披露《2025年度估值提升計劃》稱,2025年度公司擬通過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積極實施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強化投資者關系管理、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做好信息披露相關工作、積極尋求并購重組機會、鼓勵主要股東增持等措施提升公司投資價值。
其中,濱化股份將積極實施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2025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與當年公司回購資金之和原則上不低于當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0%。同時,鼓勵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制定、披露并實施股份增持計劃,或者通過承諾不減持股份等方式提振市場信心等。
目前,濱化股份無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持股較為分散。對于如何鼓勵主要股東增持,經濟導報記者致電濱化股份證券部,其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也同步發布了第一大股東以專項貸款和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計劃的公告,我們會加強與主要股東的溝通和聯系。”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估值提升計劃首現于去年11月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下稱“市值管理指引”),濱化股份是首個正式發布這一計劃的上市公司。
根據市值管理指引要求,長期破凈公司應當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計劃,并經董事會審議后披露。
據濱化股份披露,自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該公司股票已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具體來看,即2024年1月1日至4月26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2022年每股凈資產(5.51元),2024年4月27日至12月31日每日收盤價均低于2023年經審計每股凈資產(5.54元)。
此外,濱化股份提示,本估值提升計劃僅為公司行動計劃,不代表公司對業績、股價、重大事件等任何指標或事項的承諾;若未來因相關因素發生變化導致本計劃不再具備實施基礎,則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修正或者終止。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10月,濱化股份曾發布過股票激勵計劃,向符合條件的10名激勵對象授予2820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1.88元/股。
據濱化股份相關公告,該公司將2024年和2025年設置為業績考核年度,以公司各考核年度營業收入為考核指標,其中2024年考核目標值約95億元、2025年約117億元。2024年、2025年對應考核年度的營業收入目標值較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和60%,觸發值為目標值的90%。
對此,濱化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2024年財務報表還沒有出來,后續請關注公告。”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