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山東省政府下達2025年省重大項目名單,共有562個省重大實施類項目和38個省重大準備類項目,總計600個項目。其中包含儲能項目17個,風電及相關項目20個,此外還有多個漁光互補、氫能產業園等“綠電”項目,未來山東能源結構有望進一步向著“綠色低碳”優化。
山東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省重大項目作為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的重要載體抓牢抓實,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據初步統計,重大實施類項目中包含儲能項目17個,規模約6.5GW/10.48GWh。技術類型上看,以磷酸鐵鋰為主,另有多個壓縮空氣與二氧化碳技術項目。山東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周勇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消納。多個儲能項目入選省重大項目名單,有助于補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儲能“短板”,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名單有6個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共計6708MW;還有11個陸上風電項目以及3個風電制造項目。周勇表示,前些年山東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同為可再生能源,風能發電能又能與光伏形成良性互補。他還提到,近來的風電項目尤其是海上風電項目,已開始嘗試通過制氫儲能。他認為,這將豐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模式。
“隨著上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與儲能項目的同步落地,山東的能源結構將進一步‘綠色低碳’化,繼而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周勇表示。
為了助力項目順利落地,山東還要求強化協調聯動,全面做好省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健全“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創新能耗、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方式,充分挖掘各類要素資源潛能,加快推進規劃、土地、環評、能評等前期工作落實,推動項目依法合規開工,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