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時節,寒風料峭,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加氫站卻是一派繁忙景象。只見氫燃料集卡來來往往,為后續里程加注氫燃料。“我們是全國首個港口加氫站,2022年4月正式運行,每天的加氫能力在1000公斤以上。截至目前,累計加氫量超過107噸,減少碳排放超1400噸。”青島港前灣港區加氫站站長王本龍說。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獲悉,青島港已構建起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港口氫能供給體系,為行業內的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在其帶動下,山東港口集團“氫”裝步伐加快。
勾勒“中國氫港”
在青島港,氫能應用的場景不止加氫站。氫能集卡、全球首創氫動力軌道吊、全國首艘全電動拖輪、全球首創氫電耦合直流微網軌道吊等氫能應用的豐富場景,讓青島港勾勒出“中國氫港”的模樣。


青島港自主研發的專用氫能集卡最大牽引能力超70噸,百公里運行氫耗低至9.7公斤,為氫能車輛在港航業推廣應用打造了“山港樣板”。
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書記、董事長蘇建光介紹,2021年12月,青島港承接了科技部在山東省啟動的“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中“氫能動力與供能系統關鍵技術集成及多場景應用示范”這一重要課題。青島港由此開始能源轉型,構建了以電力為基礎的低碳用能體系,實現了港區機械設備全電力、港區岸電全覆蓋,港口綠色應用多樣化。
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一臺臺軌道吊自動抓起、堆碼一個個集裝箱,這些由氫能驅動的自動化軌道吊2019年11月28日投產運營,取消了傳統由高壓卷盤電纜、卷盤裝置、變壓器、高壓柜等組成的市電供電模式,改由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組提供動力,不僅減輕了約10噸的設備自重,還降低了設備復雜度、設備維保量和維修費用,每標箱可減少3.5公斤碳排放,打造了全球首個“氫+5G”智慧生態碼頭。
青島港還全球首創了氫電耦合直流微網軌道吊,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串-并耦合的軌道吊分體式動力系統構型,構建了一體化集成控制的動力系統耦合裝置,在自動化碼頭三期工程中實現了低功率燃料電池與高負載軌道吊的完美融合、氫能與電能的互補利用,提高了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首創“四機一體融合”氫能軌道吊功率智能調度方法,總裝機容量降低55.9%,瞬時尖峰功率降低68.8%,總平均能耗降低28%,引領港口大型機械設備進入全新氫能時代。
2022年,青島港建成國內首座全資質港口加氫站,在全國率先實現港口氫能車輛規模化示范運營。截至目前,青島港推廣應用各類港口專用氫能車輛50輛,累計運營里程超80萬公里,換算替代傳統燃油26萬升,為氫能車輛在港航業推廣應用打造了“山港樣板”。
青島港還獲得2024年青島市海洋科技創新專項和財政資金支持,率先開展了7000匹超大功率氫電混合動力拖輪研制,預計今年建成,建成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400噸,推動港口氫能應用從陸域向水域延伸,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將為船舶低碳環保轉型樹立新標桿。

據了解,青島港全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2024年6月12日啟動建設。山東港口集團總經理李奉利表示,山東港口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口為目標,統籌氫能與綠色發展,全力支持青島港建設“中國氫港”,力求做到能源消費低碳化、運輸方式綠色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管理模式智慧化四個突破。
按照《山東省港口集團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部署,氫能被列為港區綜合能源應用的關鍵要素,將全力支持青島港建設“中國氫港”。蘇建光表示,未來,青島港將形成港口氫能儲、運、加、用全鏈條,構建港口全域多場景氫能應用體系,打造成國際化氫能港口典型示范標桿。
多港口探“氫”而動
科技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氫進萬家”拉開了山東氫能產業發展的序幕。自2021年4月以來,山東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和氫資源優勢,逐步推動氫能領域創新鏈與產業鏈的融合發展,推動氫能在交通運輸等終端領域的應用,打造“氫能社會”示范樣板。


作為科技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氫進萬家”項目子課題之一,山東港口渤海灣港濰坊港區于2024年8月投運首座加氫站,該站設計日加氫能力500千克,可滿足港區每天4輛氫燃料電池重卡的用氫需求。一輛總重4.5噸的氫燃料電池重卡加滿32公斤氫氣約需12分鐘—15分鐘,行駛240公里—260公里。
經濟導報記者從濰坊港采訪獲悉,加氫站建設是第一步。山東港口渤海灣港口集團濰坊港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孫超介紹,濰坊港還啟動了風電制氫項目,每年可為加氫站提供8萬公斤氫氣,推進可再生能源在港口應用的種類、場景不斷豐富,每年可新增消納綠電500萬度,降低用氫成本120萬元。按照濰坊港“零碳港口”建設部署,濰坊港將繼續探索氫能應用場景,助力港區“制、儲、用”一體化氫能源供應體系加快形成。
事實上,山東港口集團的沿線港口都在探路氫能應用。去年12月16日,山東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日照市港產城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鼓勵氫能制儲加用一體化發展,培育壯大氫能裝備產業集群。”
作為綠色低碳能源示范城市,煙臺正在加力探索建設海上風電、氫能、海洋牧場等多種能源、資源集成的海上“能源島”,還將探索“海上光伏+海上風電”制甲醇、氫氣的新能源融合模式,打造海上能源綜合試驗場。
按照《山東港口煙臺港綠色低碳港口專項規劃》部署,煙臺港將推動港口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推廣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動智慧能源管控平臺建設等。
在氫能創新應用上,煙臺支持中核集團等大型央企在煙臺探索開展高溫堆大規模制氫,依托萊州及海陽區域豐富的風光資源,研究推進風光電制綠氫大基地建設。助力煙臺“國際氫能貿易港”建設,煙臺港各港區為滿足氫氣及其相關合成產品的進出口中轉和倉儲作業需求,將采取多種合作方式開展氫能源裝卸、倉儲、國際中轉等業務。
港口在氫能領域的布局是山東發展氫能產業的一個縮影。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山東氫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將圍繞“制儲運加用”各環節,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聚集氫能相關企業、研究機構超過180家,成為全國氫能產業鏈最完整的省份之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實習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