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央行“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等一系列政策鼓勵引導下,A股市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回購潮。山東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309家魯股中,125家實施了股份回購,合計回購金額為95.68億元,回購股份上市公司家數、回購金額均創出歷史新高。
2025年,魯股回購增持的熱情不減,截至1月8日,已有5家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5家公司公布了股份回購意向,還有30余家公司披露了股票回購實施進展。
2024年四成魯股實施回購
2024年,120多家山東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占總數的四成。28家企業在股份回購行動中金額突破億元大關,步長制藥(603858.SH)以7.11億元的回購金額拔得頭籌,海信視像(600060.SH)以5.65億元的回購金額位居第二,歌爾股份(002241.SZ)、圣泉集團(605589.SH)、海爾智家(600690.SH)、利群股份(601366.SH)的表現也不錯,回購金額均超過了4億元。

整體來看,2021年至2023年,魯股的回購家數分別為51家、74家、92家,回購股份支出金額分別為63.56億元、75.02億元、50.40億元。2024年,超過120家魯股實施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達95.68億元,回購家數和回購金額均明顯超過之前的年度。
魯股在二級市場的積極回購行為,表明其愈發重視自身價值的體現以及對投資者的回報,政策支持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去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正式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到去年12月,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明確釋放了進一步加快回購增持貸款投放、更大力度支持提振股市的政策導向。 政策的鼎力支持,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充分帶動了A股公司回購增持的積極性。
經濟導報記者初步統計,自回購增持再貸款專項工具落地兩個多月來,不少于20家山東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購增持貸款相關公告。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表示:“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是為了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增持股票,為其維護公司價值、開展市值管理開辟了一條新路徑,提供了一項新工具。”
2025年魯股回購勢頭強勁
今年年初至1月8日,已有不少于30家山東A股公司公布了回購股權的相關公告。其中,5家山東A股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分別為龍泉股份(002671.SZ)、海容冷鏈(603187.SH)、科捷智能(688455.SH)、孚日股份(002083.SZ)和利群股份(601366.SH),回購金額合計達0.50億元。利群股份回購金額最大,達0.2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龍泉股份是首次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為200余萬元。

5家公司公布了回購股份意向。例如,南山鋁業(600219.SH)、朗進科技(300594.SZ)、步長制藥公布了回購報告書,日科化學(300214.SZ)公示了回購股份方案。海爾生物(688139.SH)也于1月6日發布《關于公司董事長提議公司回購股份的公告》,據公告,該公司董事長譚麗霞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再次回購公司已發行的部分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含),不超過2億元(含)。
此外,還有30余家山東A股公司公示了股票回購實施進展,也展現了其對于自身成長和市值管理的關注。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山東鋼鐵(600022.SH)和天能重工(300569.SZ)分別于1月6日和7日發布了《關于補充回購股份資金來源暨收到股票回購專項貸款承諾函的公告》和《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購貸款承諾函的公告》,朗進科技于1月6日,與金融機構簽訂股票回購借款合同并將股票回購貸款期限由12個月調整為36個月,這些舉動彰顯了魯股對政策的積極響應和充分利用,也展示了銀行和上市公司之間的積極互動。
國聯證券策略分析師包承超等在策略研究專題報告表示:“于商業銀行而言,股票增持回購再貸款為銀行創造了一個新的貸款需求環境,利于銀行拓展上市公司相關業務,但對銀行的客戶篩選準入及貸款資金使用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較高要求。對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而言,股票增持回購再貸款為其提供了低成本資金,為其進行市值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