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及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會上,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華夏銀行分別與6家企業現場簽署融資對接協議,首批標志性簽約項目累計意向合作金額達130億元。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將客戶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全面融入業務管理體系,強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金融產品運用,加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生態治理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低碳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國綠色貸款存量規模超35萬億元、綠色債券累計發行3.9萬億元。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需要發揮多方合力。金融機構要充分認識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意義。管理部門要著力加強綠色金融基礎制度保障。各部門、各單位要共同提升綠色金融的可持續性發展,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在推動綠色金融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注重綠色金融對環境效益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實效。
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首先應積極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有效銜接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等,統籌謀劃綠色金融支持美麗中國建設項目。其次要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做好全國碳市場擴圍相關工作,拓寬EOD項目融資渠道,支持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的金融支持模式。第三,要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標準和技術規范,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制,健全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考核評價體系。第四,還應加強部門協同力度,健全項目推介機制,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強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續性,努力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山東省通過不斷強化綠色金融能力建設、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發展實體經濟,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在助推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的同時,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實現多領域高質量發展。眾報業·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