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綜合性影視文旅項目德影城在夏津德百溫泉旅游小鎮揭牌。 |
◆導報記者 謝衛振 通訊員 鄒方雨
“這棵古樹見證了夏津的歷史變遷,也承載著我們的鄉愁記憶。”日前,夏津縣古桑樹群景區負責人李文彩在給游客講述關于“臥龍桑”的傳說。這片占地1000余畝的古桑樹群,是夏津文旅產業的一張響當當的名片,園內最著名的便是約1500年樹齡的“臥龍桑”,它像一條巨龍蜿蜒伸展,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在夏津,這片古桑樹群無疑是文旅發展的核心。近年來,當地依托這一獨特資源精心規劃,不斷探索文旅服務業的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位于夏津東北部的蘇留莊鎮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全鎮立足“桑文化+旅游”特色資源優勢,突出桑文化體驗展示和游客服務功能,大力發展桑產業生態旅游,打造了頤壽園、杏塢園、香雪園等一系列生態園區,推出了椹果文化節、鄉村文化旅游節、“森呼吸”露營節、梨花節等一批精品文旅項目,成為了展示夏津對外形象、傳承歷史內涵、助推經濟發展的綜合性“文旅盛宴”。三年來,蘇留莊鎮桑產業和旅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2.1億元,接待游客超600萬人次。 古樹添“綠”又生“金”,周邊不少村莊也跟著這片古桑樹群一起“火”了起來。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每年5月至6月,是當地椹果采摘高峰期。“每年五六月的椹果采收季,我們小院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一二百人,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村民紛紛表示。該鎮的前屯村、后屯村、西閻廟村等村莊依托自身特色也紛紛打造起了民宿、桑茶館、野菜膳食館等特色體驗小院,村民樂在其中、富在其中。 與此同時,夏津在打造文旅融合品牌上更是下足了功夫。當地通過統籌多方資源,重點打造黃河故道農業文化旅游體驗項目,將節慶、美食、流量、非遺、賽事等元素串聯起來,打造了“+親子”“+研學”“+康養”“+工業”等6條精品旅游線路,初步形成了“一鎮一特色,一村一主題,一景一韻味”的鄉村旅游格局,年吸引游客超300萬人次。多年來,夏津先后獲得國際生態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等多項榮譽。 走進夏津德百旅游小鎮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的院落,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中。小鎮作為夏津文旅融合發展的又一亮點,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傳統建筑,打造了業態多元、功能豐富的商業街區,滿足了游客多樣化的文旅需求。不僅如此,小鎮的溫泉度假村更是游客們流連忘返的地方。“我們是從河北來的,這次帶孩子來德百旅游小鎮,不僅參觀了古桑文化博物館,還泡了溫泉,體驗感很不錯!”河北游客王女士說。 溫泉景區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夏津給出了這樣的方案:為推動文旅產業的持續發展,夏津圍繞“溫泉+”不斷豐富業態,提檔升級。2024年,在總投資130多億元的基礎上,又投資30多億元,用于德百旅游小鎮椹仙村提升、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文化公園提升改造等項目。“景區在原古鎮內打造了綜合性影視文旅項目‘德影城’,涵蓋影視劇作拍攝、綜藝節目攝制、影視沉浸式深度體驗、特色產業展示以及旅游美食特色民宿等業態,將為游客提供全新的文旅體驗。”夏津德百溫泉旅游小鎮總經理張春雨介紹。 在談到夏津文旅服務業的未來發展規劃時,夏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好云表示:“我們將繼續立足資源優勢,不斷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能,發展數字文化和旅游業態,抓牢抓實項目建設,發揮旅游業帶動作用,釋放‘乘數效應’,更好地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如今的夏津,文旅產業的發展正如火如荼。未來,夏津將繼續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徑,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