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省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解讀《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納體系機制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增長,2024年6月成為東部沿海首個裝機破億的省份,10月新能源裝機歷史性超過煤電,12月風電光伏裝機首次突破1億千瓦,全年新增裝機規模超過2100萬千瓦,再創歷史新高。隨著新能源規模高速增長,消納壓力與日俱增。

《若干措施》圍繞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聚焦六個方面,提出24條具體措施。
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自2025年起,分類、逐步提高新能源市場交易電量比例,實施過程中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優化;建設綠證交易服務平臺,為企業參與綠證交易提供服務;鼓勵企業提高綠色電力消費比例,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積極營造主動消費綠電的良好氛圍。
創新開發利用模式。《若干措施》創新提出采用新能源就近直供、綠電交易、新能源自發自用等模式,因地制宜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支持依托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探索建設“風光氫氨醇”項目;支持以虛擬電廠形式,聚合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等各類分散資源,高質量常態化參與電力系統調節。
構建新型調節體系。《若干措施》提出強化煤電基礎調節地位,鼓勵開展靈活性改造,提升機組調峰能力;加快推動電化學儲能發展,鼓勵新能源配建儲能聯合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支持抽水蓄能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發展壓縮空氣等長時儲能。
強化電網配置作用。隨著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電網工程建設需求大幅上升,需要適度超前謀劃建設配套電網工程。《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進煙威輸變電、高地等主干網架建設,滿足膠東半島、魯北等新能源富集地區送出需求;全面開展城市配電網擴容,加快推動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試點建設分布式智能微電網,推動形成分布式和大電網兼容并存的電網格局。
加強要素保障支撐。支持符合條件的新能源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庫,加強用地、用海要素保障;完善新能源用地政策措施,健全用海分級審批和協同推進機制;提供項目接網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新能源消納監測分析和預警,積極開展綠色電力消費宣傳,強化部門會商,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積極構建政策友好、產業友好、生態友好的新能源發展體系。
下一步, 山東還將細化配套措施,針對調節能力建設、儲能容量租賃交易等重點,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配套落實措施,推動落實落細,形成政策合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實習生 李子怡 禚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