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ST美訊(600898.SH)公告稱,公司市值已連續19個交易日低于5億元,即使最后一個交易日股價漲停,公司也會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ST美訊董秘辦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記者稱,由于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無退市整理期,將于1月13日起停牌,之后按照流程等待交易所摘牌。
腳踩多條退市紅線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ST美訊觸及多條退市紅線,最先滿足退市要求的是公司市值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5億元。同時,*ST美訊還可能因為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面臨退市風險,截至1月9日,該公司股價已連續5個交易日低于1元。
除交易類強制退市風險外,該公司還面臨財務類強制退市風險。《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8月修訂)》第9.3.1條、第9.3.2條明確規定,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上交所對其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同時,上市公司最近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相關財務指標觸及上交所規定的財務類強制退市情形的,上交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4月修訂)》最新標準,上述標準改為3億元,上交所明確2023年觸及上述財務退市警示的企業,2024年需滿足新標準才能擺脫退市警示。
公開財務資料顯示,*ST美訊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0.39億元、0.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2億元、-0.34億元,按*ST美訊現在經營狀況想要完成3億營收且由虧轉盈難度巨大。由此可見,*ST美訊即便避開交易性強制退市,也會因財務性強制退市規則離場。
此外,*ST美訊公告中還稱,公司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北京戰圣投資有限公司質押股份涉及訴訟,存在被拍賣、變賣、折價處理的風險。
“不死鳥”的前世今生
*ST美訊前身為鄭州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下稱“鄭百文”),成立于1989年。1996年鄭百文在上交所上市,作為鄭州首家國有控股上市企業,1997年其銷售收入高達76.73億元、凈利潤達8126萬元,強勢躋身國內上市企業前100強。然而,在上市后的第二年、第三年,鄭百文就暴露出經營問題,開始大幅虧損,后又被新華社報道出其偽造上市財務數據,無奈之下,鄭百文向上交所提出重組申請。
因當時資本市場制度不完善,鄭百文在被質疑虛假上市并出現嚴重虧損的情況下,不僅沒有退市反而成功被借殼,被市場稱為“不死鳥”。
2000年12月底,在鄭百文將全部資產和債務從上市公司剝離后,三聯集團以旗下全資企業三聯商社部分優質資產和主要零售業務注入鄭百文,并以3億元的價格購買了鄭百文15億元的債務。自此,三聯集團借殼鄭百文上市。
2008年,三聯集團旗下的彩石山莊地產項目出現爛尾,導致資金鏈斷裂,其在某股份制銀行3900萬元債務無法償還,三聯集團被債權人申請拍賣其持有的三聯商社的2700萬股權。
最終,當時沒有拍賣資格的國美電器借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以19.9元/股、總價5.4億元的價格競拍到三聯商社2700萬股限售流通股。自此,國美電器實控人黃光裕借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進入三聯商社。
三聯集團總裁張繼升事后曾對外表示,黃光裕在競拍三聯商社股份前,并沒有與三聯集團進行溝通。
之后,黃光裕控制的三聯商社在運營上并不順利,直到2017年,三聯商社才正式更名為國美通訊。
此后,國美通訊經營每況愈下,股票被“披星戴月”。自2018年開始,該公司營收出現明顯下滑態勢,凈利潤更是連續6年出現虧損。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