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省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解讀《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下稱“政策清單”),政策清單共包括四部分34項增量政策舉措,涵蓋了優化助企惠企政策、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加力促消費惠民生以及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等四大部分!斑@四個方面,落實中央政策取向,立足山東實際,抓住了實現經濟穩健向好的‘牛鼻子’,每一條落地,都能為實體‘松綁’,釋放發展的活力。”山東社會科學院雙循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雙表示。

降本政策延期 為企業減支48億元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胡薄介紹,此次清單制定過程中,突出重點、精準施策。深刻領會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結合山東實際,注重統籌謀劃、系統集成,緊扣需求端施策,圍繞“兩重”“兩新”提早謀劃、爭取支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向好;聚焦供給端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持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經濟、海洋特色產業提速發展,加快塑強新動能新優勢;利企惠企,90%的政策措施面向廣大經營主體,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企業信心。
王雙表示,政策集成發力,圍繞獎勵補貼、貸款貼息、產業基金等方面提出了25項新政策,34項政策中有8項體制機制創新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惠企政策中,通過開展試點、獎補支持,激勵龍頭企業示范引領,帶動重點行業全面提質增效,同時,通過降本增效等政策,采取免申即享、快申快享等方式,讓小微企業更有獲得感!罢呖杉靶愿,惠及的經營主體面廣,開年就推出,給經營主體帶來強信心。”王雙說。
政策清單推出7條優化助企惠企政策。例如,在信貸支持上,健全省市縣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對要素不全的容缺受理,通過信易貸平臺服務新增授信5000億元以上,并明確不因無還本續貸單獨下調風險分類;在降低成本上,適當下調工傷保險費率,將高速通行費優惠、小清河運費補助等政策進一步延長期限,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少支出48億元以上;在優化環境上,加快推進直達快享改革,并專門出臺政策措施規范涉企檢查。
2024年以來,“兩重”“兩新”成為全方位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政策清單聚焦“兩重”“兩新”,聚焦加力謀劃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性資金支持;同步實施2000個省級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9700億元以上;統籌20億元省級資金,支持建設一批撬動性強的工程項目。
例如,在推動數據基礎設施發展方面,本次政策清單重點圍繞人工智能算力推廣、數據基礎設施標桿項目培育出臺支持政策。
山東省大數據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綦琳介紹,將實施人工智能“算力券”獎補政策。
有關研報顯示,算力規模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在此背景下,省大數據局將實施人工智能“算力券”獎補政策,由省級財政安排3000萬專項資金,針對采購山東省內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賦能效益明顯的應用場景進行獎補。對符合條件的算力交易合同,最高按照總金額的5%進行獎補,單個企業的累計獎補總額可達500萬元。通過財政獎補,引導省內數據中心優先布局人工智能算力,鼓勵省內外企業采購我省智能算力,進一步發揮算力基礎設施對數字經濟的乘數效應。
此外,省級財政將安排4000萬元專項資金,引導省內企事業單位高質量建設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據標注基地等數據基礎設施。省大數據局將組織擇優遴選,對符合國家及我省發展導向、數據賦能效益突出的數據基礎設施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補。
支持新興未來產業提速發展
政策清單推出了12條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舉措。重點支持新興未來產業提速發展,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實施“算力券”獎補,遴選打造元宇宙創新“名品”和應用“名景”,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獎補高端工業軟件項目,開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支持打造未來產業加速園區,建設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對創新藥物研發進行補助等。
“數字化轉型是關乎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答題’,政策清單中提出要支持培育一批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意在著力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質生產力在中小企業的應用推廣,以‘新’提‘質’,以新動能帶動新發展。”王雙認為。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賀曉文介紹,2023年起,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目前已遴選兩批66個試點城市,山東有濟南、青島、煙臺、濟寧4個城市入圍,數量居全國前列。為了加力提速推動全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財政廳將創新開展山東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試點,每年支持5個左右基礎條件好、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示范帶動性強的縣(市、區)等率先開展試點工作,每個依法依規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
賀曉文透露,山東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建設將堅持企業主體,深化鏈群融通。發揮企業主動性、創造性,面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展系統化集成改造,面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規上工業中小企業實施重點場景改造,面向小微企業推廣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推廣龍頭企業牽引的供應鏈“鏈式”轉型、平臺企業驅動的產業鏈“鏈式”轉型和以集群、園區為單位的“面狀”轉型,支持統一數據標準,開放數據接口,打造數字底座,加強資源共享,強化業務協同,探索新模式、新業態。
“政策的生命力關鍵在于落實!焙〗榻B,推進“含金量”的政策落地達效,將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全力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確保一系列惠企政策紅利充分釋放,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
例如,細化配套措施。各部門單位將加快研究制定配套落實措施,進一步明確政策的標準條件、操作流程等內容,及時向社會公開,讓各類經營主體及時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同時,將緊跟國家加力擴圍“兩重”和“兩新”、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等相關政策出臺具體情況,結合山東實際,及時謀劃制定配套措施,推動落實落細、形成政策合力,為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創新打造了“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該平臺將對現行有效的惠企政策進行全面梳理,逐項進行標準化、數字化、標簽化拆解,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申快享、線下辦理4種類型,分類納入平臺管理,2025年6月底前,“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有望實現惠企政策上線運行全覆蓋,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政策。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實習生 禚亦秋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