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上午,火車發出三聲嘹亮的鳴笛,震耳欲聾。車輪開始滾動,加速向前。滿載汽車配件、瓷磚等山東出口商品的“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2025首發中歐班列緩緩駛離董家鐵路貨運中心場站,發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這趟班列裝載了山東企業生產制造的輪胎、卷鋼等產品,貨值約1500 萬元,由濟南發出,預計7天后抵達我們設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集結中心。山東中歐班列境內外樞紐對樞紐的集約效應日漸顯現”。在首發現場,山東高速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張仰進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山東高速集團持續建設班列的境外集疏運體系,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2個集結中心,能夠為外貿企業提供境外的保稅倉儲、報關、配送等綜合物流服務,既提高了班列運行效率,又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
據介紹,2025年,山東高速集團將持續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加速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一方面,要加強通道建設,擴大班列開行規模,提高運營質量,保持全國前列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集結能力建設,境內,提升濟南、青島集結能力,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境外,增設俄羅斯、東南亞集結中心,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境外集疏運體系。通過完善物流鏈,不斷增強區域連通性、供應鏈穩定性。

中歐班列聯通東西、銜接陸海,是新時代“一帶一路”上的現代“鋼鐵駝隊”。國鐵濟南局濟南鐵路物流中心總經理段清亮表示,2024年國鐵濟南局積極申請新增圖定線條1條,調整班期一次,增加發站4條次,促進山東省中歐班列開行水平不斷提高。全年開行班列2727列,同比再增6.3%,尤其是以董家鎮為中心的濟南地區,增幅達到43%。2025年國鐵濟南局將以濟南鐵路物流中心為載體,加大與省內各大企業合作,大力發展全程物流,不斷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濟南和青島班列集結能力,助力山東打造中歐班列(濟青)集結中心,積極參與跨兩海南通道建設,促進中歐班列多元通道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沿黃物流大通道,為山東省外貿進出口企業出海和山東省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從“一條線”編織成“一張網”,一趟趟班列滿載貨物將“山東好品”源源不斷運往全球,鋪就了齊魯大地與世界聯通的物流通道,這條通道為山東外貿的穩定增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與支撐,為連通海外注入新動能。

2024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穩定增長,結構持續優化,進出口總值創出新高,貨物貿易展現出較強韌性和市場活力,呈現量增、質優、份額穩的特點。山東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政策、創新模式,積極推動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前11個月,山東進出口總額3.0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3.1%,其中,出口1.87萬億元,增長6.9%。截至目前,山東累計組織9800余家企業參加270余場境內外展會,先后組織經貿團赴東盟、中東、中亞、南美等開展“新三樣”、跨境電商等專題經貿對接活動20余次,舉辦26場國際精準采購系列活動。山東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5.4%;農產品出口增長11.1%,規模繼續穩居全國首位;拉美、中東歐、中東等新興市場開拓成效顯著,全省對拉美、中東歐、中東等新興出口分別增長13.4%、11.4%、10.3%,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增長10.8%。

2025年,山東省商務廳將實施“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國際市場開拓行動。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王紅表示,2025 年山東國際市場開拓以深耕新市場、培育新動能、融合新業態為目標,將出臺系列拓市場、育動能、強主體的政策措施,推動萬企出海,聚焦優勢產業和高技術產品綠色產品,支持企業參加 360余場境外展會,組織舉辦 50場國際精準采購活動,不斷完善國際營銷公共服務體系,促進貿易投資協同發展,千方百計支持企業拓市場、增訂單、穩份額。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