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超預期”政策信號加持下,A股正在走出年內最強逼空行情。
9月27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跳空高開,隨后放量拉升,創業板指盤中漲幅超過12%,北證50漲幅超10%。或因為訂單量擁擠引發“塞單”,上交所股票競價交易一度出現成交確認緩慢的異常。
截至上午收盤,上證指數收漲2.14%,自9月24日以來漲幅已超11%;深證成指收漲6.37%,9月24日以來漲超17%;創業板指自24日以來漲幅超22%。全市場半日成交額高達9465億元,較26日同期放量超4000億元,兩市超5200只個股上漲。
山東板塊幾乎全盤上漲,榮昌生物(688331.SH)、豐光精密(430510.BJ)等16只股票漲幅超過9%。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從24日以來披露的資金動向看(兩融資金、龍虎榜、大宗交易等),機構、融資客均呈現進場搶籌態勢,僅浪潮信息(000977.SZ)融資凈買入金額就接近1.5億元。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馳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本輪政策的層級和規格是過往一年以來罕見的,充分表明了高層對于下半年實現經濟目標的決心和信心。“目前(A股)的行情是中級以上的行情,高規格政策利于市場行情的變化,但是‘十一’之后漲幅可能相對變緩。”
238只魯股周內漲幅超10%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公告,自當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6.6%。
同時,為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從當日起,央行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
雖然上述降準、降息的動作在24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已經由央行行長潘功勝透露,但A股市場顯然還沒有消化完近期金融監管機構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此次降準、降息的落地,繼續激發市場做多熱情。
27日開盤,A股再度跳空高開(25日也留下跳空缺口),創業板指帶動市場上沖,日內漲幅最高超過12%。山東板塊表現不俗,超過290只個股上漲,占比超9成。榮昌生物盤中大漲18%,豐光精密、卓創資訊(301299.SZ)等多只個股漲幅超過10%。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本輪行情起勢猛、持續時間長,走出了年內最強的逼空行情。
本周以來,上證指數漲幅已超12%,深證成指漲幅超17%,創業板指漲幅超20%。通過Wind統計發現,本周已經有238家山東上市公司的股價漲幅超過10%,24家公司股價漲幅超過20%,3家公司股價漲幅超30%。
對于此輪上漲動力,徐馳分析,主要是政策信號明確,一攬子政策“組合拳”提振上市公司、機構等經營主體的投資信心。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也表示,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罕見提出“努力提振資本市場”,旨在發揮資本市場的正財富效應,推動居民的財富性收入增長,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功能有望進一步完善。
同時,會議提出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并強調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這也有助于從根本上改善資本市場資金供需結構和微觀生態,有望為A股慢牛長牛行情奠定堅實基礎。
更有市場機構開始關注未來的增量政策。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本次政治局會議有新的提法,強調要加大財政貨幣逆周期調節力度,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相關貨幣政策在24日新聞發布會上已經看到,預計后續進一步降息會繼續推進,但最值得關注的依舊是財政方向,本次提及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意味可能會增加金融機構資本金的特別國債和支持地方政府化債的特殊專項債。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表示,相對于9月24日的金融政策組合拳,本次會議仍有不少“增量”表述,尤其是在保民生、促消費、保就業、穩預期等方面的政策部署。同時,此次政治局會議在貨幣政策預期管理上更進一步,提出要實施有力度的降息。此外,在補充財政收入缺口、擴大地方政府投資上,本次會議也有積極部署。預計10月底前,財政寬松的具體政策將進一步明晰。
多路資金進場搶籌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本周以來,A股成交金額呈現穩步放大態勢,從24日的9713億元,到25日的11574億元、26日的11625億元,再到27日的14460億元,其背后或意味著更多資金加速進場。
從各路交易渠道看,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在24日至26日期間,增加了34億元。山東板塊也有多只魯股獲得大額融資凈買入,浪潮信息在24日至26日期間,融資凈買入金額達到1.46億元,賽輪輪胎(601058.SH)、歌爾股份(002241.SZ)等18只魯股融資凈買入金額也在千萬元之上。
另外,史丹利(002588.SZ)、酷特智能(300840.SZ)等6只魯股在24日至26日期間出現大宗交易,合計交易金額超過6000萬元。從買方信息看,科捷智能(688455.SH)大宗交易的買方出現機構專用席位。
龍虎榜也體現出機構資金進場態勢,如本周股價漲幅超過25%的雅博股份(002333.SZ),24日收盤后的龍虎榜顯示,兩家機構分列買一、買二席位,合計買入金額超過2200萬元。
考慮到目前政策、資金等積極因素,結合A股市場表現,機構對于A股后市表現傾向樂觀。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礎正不斷完善,“長錢長投”的良性市場生態在逐步形成。從估值來看,當前A股主要股指估值均處于歷史20%分位以下的低點水平,與印度、美國等市場相比,估值明顯偏低。在一系列積極因素的積累下,A股優質資產的長期配置價值正日漸凸顯。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表示,配置上,短期繼續關注非銀及地產鏈,中期關注中小市值及成長風格,破凈企業也有望有相對較好表現。
徐馳認為,目前的行情是中級以上的行情,不過十一長假之后市場漲幅可能相對變緩。在他看來,之后的A股行情受幾個關鍵變量的影響:一是后續財政政策的出臺;二是美國大選的結果;三是年底重要會議是否能延續對股市重視的基調。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