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鐳之源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鐳之源”)9月2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新三板市場完成了166.68萬股的股票定向發行工作,募集資金1000.08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濟南市激光產業發展迅猛,鐳之源此次募資是為了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除了鐳之源在新三板市場的動作外,其他企業也欲通過資本市場借力發展,比如濟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森峰科技”)創業板IPO已審核通過,濟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邦德激光”)也在今年初重新啟動輔導備案,開啟了IPO新征程。
鐳之源兩位高管全額認購
鐳之源披露,此次股票定向發行共有2人認購,其中,王傳祥認購150萬股,謝英山認購16.68萬股,認購價格為6元/股,認購金額分別為900萬元和100.08萬元,認購資金已存入公司募集資金專項賬戶。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王傳祥和謝英山均為鐳之源現任高管。其中,王傳祥為公司控股股東,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英山為公司在冊股東,現任公司董事、董秘、副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鐳之源成立于2009年11月,2015年9月底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此次發行前注冊資本3000萬元,王傳祥為控股股東,持有2338.41萬股,持股比例為77.95%;謝英山持有21.74萬股,持股比例為0.72%。
據介紹,鐳之源是專業從事激光電源以及其他專用電源設備的生產商,產品包括CO₂激光電源、固體激光驅動電源、光纖及半導體激光電源、軸快流激光電源以及電源一體化解決方案,主要面向工業制造、通信、電力、醫療領域,產品占據了業內多半的市場份額。
財務數據顯示,鐳之源2022年和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160.22萬元、7800.95萬元,毛利率分別為59.22%、49.5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52.33萬元、2674.24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7.11%、18.78%。
2024年上半年,鐳之源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出現了小幅增長,分別為4068.27萬元、1233.71萬元,分別增長了1.62%和2.16%。分產品來看,激光電源營收為2705.23萬元,毛利率為57.22%;空調控制器營收為627.16萬元,毛利率為30.95%;其他電源及配件營收為91.00萬元,毛利率為52.94%;激光打標機營收為577.21萬元,毛利率為33.89%。
鐳之源表示,激光加工技術自誕生以來在工業制造中顯示出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應用領域廣泛的優勢,受到各國高度重視。近年來,隨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制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全球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設備市場比重逐漸向亞洲轉移,中國激光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我國激光產業鏈產值規模已超過千億元。
對于此次定向增發,鐳之源表示,將增加公司資本和營運資金,有助于擴大公司規模、提升競爭力,為后續資本運作打下堅實基礎。
邦德激光、森峰科技先行一步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鐳之源由于“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000萬元,最近兩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于2024年5月20日被調入新三板創新層,初步具備了沖擊北交所上市的實力。為了解鐳之源未來的資本市場規劃,經濟導報記者9月25日致電該公司,但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相對于鐳之源,邦德激光、森峰科技的A股上市之路更早一步。
2023年12月27日,邦德激光與中金公司簽署輔導協議,2024年1月3日在山東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截至2024年6月底已經進行了兩期輔導。輔導備案報告顯示,邦德激光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冊資本3.6億元,法定代表人、控股股東為孔杰,直接持有公司66.94%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邦德激光主要從事光纖激光切割機、CO₂激光雕刻切割機、激光打標機等激光應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能夠為客戶提供激光應用設備操作系統及激光應用設備綜合解決方案,已實現了激光加工設備的完全自主化。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邦德激光對資本市場向往已久,在2020年從新三板摘牌時該公司曾表示,根據公司長遠戰略發展規劃,考慮未來選擇適當時機申請于科創板或A股其他板塊轉板上市。“現為提高決策效率并為未來上市計劃作準備,公司決定暫時退出新三板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邦德激光以2019年2672臺、2020年3727臺、2021年5190臺、2022年6156臺的年度銷量,已連續4年實現激光切割機全球銷量第一。2023年11月,邦德激光獲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2023年底,邦德激光獲得由IDG資本和順為資本聯合領投的數億元戰略投資。
森峰科技則離A股上市更近一步。2023年8月17日,森峰科技創業板IPO被審核通過,擬發行不超過1900萬股新股,募集資金4.09億元,分別用于激光加工設備全產業鏈智能制造項目、激光加工設備技術研發與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森峰科技成立于2007年5月,注冊資本5700萬元,是一家專業從事激光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和為客戶提供激光加工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577項境內專利、2項境外發明專利、3項國際PCT。
財務數據顯示,森峰科技2020年至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3052.25萬元、84584.49萬元、99132.20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817.45萬元、6728.64萬元、10578.02萬元。
森峰科技表示,借助A股上市,公司將在做大做強激光切割設備的基礎上,進一步積極開拓激光焊接設備、激光熔覆設備以及智能制造生產線等其他產品的下游應用場景和細分市場。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濟南目前擁有320多家激光企業,產業規模達200億元,擁有金威刻、華光光電、晶眾光電等在全球激光產業擁有知名度的企業,華光光電也曾沖擊科創板上市,在今年6月才因資本市場形勢變化主動終止了IPO進程。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