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黃海、渤海灣海域,越發成為能源巨頭布局風電尤其是海風的“黃金灣”。9月12日,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間接附屬公司海衛(乳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與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訂立了工程總承包合同,標志著海衛(乳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邁開了在威海開發海上風電項目的新步伐。該項目規劃裝機容量450兆瓦,是2024年山東省重大項目之一。
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包括該項目在內,今年山東推進建設10余個海陸風電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支撐全省風電實現規模開發,加快山東打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的進程。
國家電投半島南U場首批17臺風機投運
乳山南側海域,17臺風電機組葉片徐徐轉動,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U場45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有望在今年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9月9日11時00分,首批144.5兆瓦機組已實現順利投運。



(圖片說明: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U1場址二期海上風電項目海上升壓站)
據悉,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全場106臺8.5兆瓦風電機組,共用一座1000兆瓦的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共用一條送出線路;國內首次采用全場66千伏集電系統和海上升壓站模塊化預裝式設計建造。
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海衛(乳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由中電(山東)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51%)、國家電投集團山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49%)控股。項目全容量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為社會提供清潔電能約25.5億千瓦時,節省標煤消耗約82.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9.9萬噸,為我國深遠海大規模海上風電基地的開發建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華能布局半島北海上風場項目
在建項目加快推進,新項目也在跑步進場山東半島海域。8月27日至29日,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山東青島舉辦,其間,華能半島北海上風場項目與威海經濟開發區簽約。
據悉,該項目主要建設海上風電場、海上換流站、海底電纜及陸上換流站。項目裝機容量為1100兆瓦,擬設計安裝92臺單機容量12兆瓦的風電機組。陸上換流站位于威海經濟開發區泊于鎮金雞山后村,占地192畝。
風電,是山東新能源領域的“重頭戲”。9月11日,山東省能源局在濟南舉行了全省新能源重點項目調度推進會。這次會議明確,要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其中,“要加快陸上風電項目落地實施,把好關鍵時間節點,壓茬推進項目開發。要積極協調解決海上風電項目用海、航道等方面制約,保障項目順利實施”。這也釋放出了山東加快調度推進風電項目建設并網的強信號。
上海電氣推進半島北基地項目
根據《山東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21-2030)》(魯發改能源【2022】86號),山東省海上風電總規劃了三大海上風電基地——渤中基地、半島北基地、半島南基地。其中,半島北基地共規劃了6個海上風電場(場址為K、L、M、N、P、O),規劃風電場場址總面積為1280平方公里,規劃裝機總量為850萬千瓦。
從目前山東海上風電項目推進來看,山東半島北基地N場址項目,分別由華能威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及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煙臺牟平)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
上海電氣山東半島北N2場址海上風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900兆瓦,擬布置75臺單機容量為12兆瓦的風電機組。該項目被列入2024年山東省重大項目名單,按照部署,爭取2025年年底實現全部并網發電。
今年,山東加快風電規模開發。按照部署,推動省管海域項目實現“應開盡開、能并盡并”,建成渤中G一期、半島南U1二期、半島北BW等項目;積極開展國管海域項目前期工作,適時啟動示范項目建設,新增海上風電裝機150萬千瓦左右,總規模突破600萬千瓦。加快推進首批陸上集中式風電核準開工,適時啟動第二批項目開發建設。有序推進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開展現役風電場改造升級試點。全省風電在運裝機達到2700萬千瓦左右。
海風勁吹,5個項目總裝機容量3.6吉瓦
在山東省2024年重大項目名單中,包括5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分別為華能山東半島北BW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國家能源集團國華半島南U2場址海上風電二期項目、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項目(G場址)、山東半島北N2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山東海衛半島南U場址450MW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6吉瓦。
其中,華能山東半島北BW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已于8月開工,是落實華能集團與山東省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的重點工程,位于煙臺市西北部近海海域,裝機容量51萬千瓦,擬安裝60臺8.5兆瓦風電機組,場區內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陸域建設1座陸上運維中心,項目總投資58.9億元。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半島南U2場址海上風電二期項目,規劃裝機容量603.5兆瓦,投產后預計年生產綠電約18億度。
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項目(G場址)位于東營市東部海域,擬裝機容量700兆瓦。
海上風電項目“扎堆”沿海,帶動了海纜及裝備制造產品產業發展,相關項目也在加快匯聚山東沿海城市。
例如,8月16日,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公告》,為進一步提高公司高端海纜及特種海洋裝備產品的制造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優勢,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公司擬以2億元自有資金在煙臺萊州市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新公司名稱為渤海東方海纜(山東)有限公司。東方電纜表示,本次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符合公司中長期的戰略規劃和業務發展需要,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和未來整體盈利能力。
風電項目疾行,在改變電力能源消費結構的同時,也帶來了“消納”隱憂。來自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2584萬千瓦,同比增長12%,其中陸上風電2501萬千瓦,海上風電83萬千瓦。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50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1%。按照部署,除了海上風電,山東還將圍繞打造魯西平原地區陸上風電帶,加快推動菏澤、聊城等6市首批集中式風電項目落地,適時啟動第二批項目開發建設;通過實施“以大代小、以新代舊”,有序推進陸上風電改造升級,提高現役風電場資源利用效率和發電水平。
可以預見,新能源入市、風光新能源平價上網等政策,將給新能源巨頭的收益率帶來新挑戰,落地山東的風電項目,也會迎來技術創新和收益回報的“大考”。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