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9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35%,5年期以上LPR為3.85%,均與前一期持平。今年以來,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分別累計下降了0.1和0.35個百分點。
在美聯儲9月19日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后,中國利率政策引發市場關注。
近期,央行多次釋放下一步貨幣政策信號,明確“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提出“著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舉措”。同時,隨著美聯儲降息按下“確定鍵”,全球降息潮的開啟進一步拓寬了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空間。步入四季度,央行或將出臺更多增量政策,降準、降息、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等均有空間和可能。
從外部環境看,隨著美聯儲降息,全球貨幣緊縮的局面有望顯著緩解。在此背景下,發達經濟體緊縮政策的外溢效應逐漸減弱,中國貨幣政策在“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均衡”的基調下,外部掣肘進一步減小,政策操作空間擴大,貨幣政策的運用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在降息周期中,隨著中美利差逐步縮小,全球投資者或將從高估值市場轉向低估值市場,中國資產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今年以來,為支持經濟回升向好,貨幣政策“組合拳”先后出臺,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年初,貨幣政策靠前發力,助力經濟實現良好開局。進入年中,繼總量發力后,央行又在結構上下大力氣。比如,連續發布多項通知,包括降低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個人房貸利率下限、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政策力度空前。
央行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更加有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是應著眼于總量、利率和結構。在總量上,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銀行增強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的預期目標相匹配;在利率上,發揮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的帶動作用,以此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在結構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實施力度,推動新設立工具落地生效,主要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