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楊佳琪 威海報道
作為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山東成為吸引綠色資本矚目的投資熱土。8月29日,2024綠色投資大會上,17個綠色低碳項目和基金簽約,總額174.2億元,拉開了新資金、新項目向山東綠色產業匯集發力的序幕。
綠色投資是未來最重要的投資主體之一,“中金資本賦能山東區域經濟發展,未來將繼續發揮整體優勢,融入綠色發展大局,吸引國內外綠色產業方面的人士共聚山東。”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稱“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馬榮寶表示。會上,中金資本、山東綠色發展基金等共同簽署了煙臺、濟寧、聊城、威海四城基金合作協議。綠色資本緣何“加注”山東?

政策支持,轉型金融先行先試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落實“走在前、挑大梁”使命要求的必由之路。山東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節能降碳責任大、任務重。如何引導資金、項目等向綠色產業匯集發力,如何調動更多市場參與者主動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和脫碳轉型,成為必須解決的課題。
大會以“踐行綠色投資 推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形成更多綠色投資成果,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真正讓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作為能耗和碳排放大省,山東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企業數量多,節能降碳任務重。為此,山東堅持系統思維,先立后破,從行業、企業、項目“三端”發力,加強金融與產業、財政、環保等領域的協調配合,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引導和帶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和脫碳轉型。山東省對口支援辦公室主任李秋生在會議現場發布了山東省轉型金融的探索與實踐。
李秋生介紹,山東通過組織開展轉型金融區域性綜合試點和企業試點,力爭破解一批制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堵點痛點。承擔市級區域綜合性試點的有濱州市、淄博市、威海市、東營市,承擔縣級區域綜合性試點的有泰安肥城市、青島城陽區、德州齊河縣、日照嵐山區、煙臺萊州市、臨沂沂河新區和濟寧嘉祥縣,這些試點將在健全轉型金融組織推進、激勵引導機制建設、創新完善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等方面先行先試。
與此同時,萬華化學、山東宏橋、魯北化工、中儲國能、齊魯石化、浦林成山輪胎等21家企業承擔金融支持企業轉型試點,這些企業將在不同的產業領域探索本行業節能減碳和轉型升級的路徑,合作金融機構將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支持企業在能源和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探索新路。

這次會議上,“山東省碳金融數字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在線采集5000多家高碳行業企業用電量、用水量等多維數據,為每個企業建立碳賬戶,為金融機構提供即時精準的能耗和碳排放信息,提高轉型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能。
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加大對轉型金融產品創新的獎勵支持力度,將銀行業金融機構轉型金融發展情況作為政策工具運用、服務實體經濟評價等重要依據,除了利用好國家碳減排支持工具和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政策外,山東還設立了山東省碳減排政策工具,支持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增加綠色低碳領域優惠貸款,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每年安排100億元再貸款減碳引導專項額度,省財政按規定給予2.5‰的貼息補助。
在轉型金融的支持標準上,山東在項目端建立重點支持“白名單”,將符合轉型金融標準和貼標高碳項目中形成轉型方案的企業納入轉型金融項目庫,截至目前,已分兩批推送了1579個轉型項目,融資需求達5000多億元。
“山東從行業、企業、項目‘三端’發力,加強金融與產業、財政、環保等領域的協調配合,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引導和帶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高碳行業向低碳和脫碳轉型。”李秋生表示。
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薛軍在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財金協同聯動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情況。據其介紹,山東持續完善財金聯動機制,在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主動作為,促進財政金融資源高效配置,提升融入和服務綠色經濟的深度,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注入了“資金活水”。
平行基金融資
將撬動16市綠色項目
為積極推動中國綠色發展與綠色金融創新,中金資本和山東發展投資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山東綠色發展基金。這只基金因是我國首個獲得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GCF)支持的項目,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基金成立以來,聯合地方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以我國首個GCF項目落地威海為契機,助力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威海市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獲悉,8月15日,山東發展投資集團首個地熱清潔供暖項目——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熱清潔供暖項目舉行啟動儀式。這個項目由山東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8億元,設計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是全省最大的單一區域地熱供暖項目,達產后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6.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萬噸,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地熱能高質量利用的典范。
這個項目,就是在山東綠色發展基金撬動之下進行。今年5月,基金參與設立山東發展投資集團綠色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采用“地熱+多能互補+熱泵梯級利用”技術,實現了項目的落地,亦實現了國際金融組織資金支持山東重大戰略產業新突破。
除了該項目,山東綠色發展基金將陸續撬動16市的綠色低碳項目。
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代表,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光大控股、交銀投資、東方資產、山東財金等省內外企業家、投資家,以及省內外知名證券、保險、投資機構代表等在威海相聚,“碳”尋在山東的綠色投資新機會。

經濟導報記者從中金資本獲悉,山東綠色發展基金通過在山東省16市陸續發起設立平行基金,不斷探索平行基金融資模式,將國際金融組織資金與山東綠色低碳轉型訴求相結合,先后引進寧德時代、海爾集團、中金蒲城等社會資本;加強與地方國資合作,在青島、威海、泰安、臨沂、濱州、濟南落地平行基金,與濰坊、煙臺、濟寧、聊城等地達成合作意向,組建后認繳規模將達80億元。基金先后投資新能源城配物流車運營商、新能源車充電平臺、高效大尺寸光伏組件等一批綠色項目。截至2024年6月底,已投項目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5萬噸,受益主體達370萬人。
會上,山東省綠色資本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煙臺市蓬萊區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濟寧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聊城市財金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威海財金集團有限公司等,在會上共同簽署煙臺、濟寧、聊城、威海基金合作協議,標志著山東綠色發展基金將擴圍至上述城市。
在山東綠色發展基金基礎上,中金資本繼續推進在山東的綠色投資。
會上,樂陵城市資產管理公司與山東金啟航新能源公司;肥城魯恒新能源公司與肥城陶山建投公司;濱州新能源集團與上海宏英智能公司;山東綠色發展基金威海基金與山東鴻泰鼎新材料公司、盟浪可持續數字科技公司;中廣核(臨朐)風力發電公司與臨朐山旺產發公司;聊城信港新能源公司與聊城信發新能源公司;臨沂環隆鋰業公司與山東卓奧鋰業公司;菏澤港投發展集團與中財融商(北京)資管公司;山東晟成世安新能源公司與萊州誠源鹽化公司;高青華瑞能源集團與青島華陽未來新能源公司;濱州水務發展集團與西部優勢資本投資公司;昌邑城建投資集團與昌邑承央新能源公司等進行了項目簽約。
按照部署,山東綠色發展基金以撬動100億元人民幣為遠期目標,預計在20年實施期內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50萬噸,使750萬人次直接或間接受益。
當前,金融對高碳產業向低碳轉型的支持不足,比如鋼鐵、電解鋁、化石能源等高碳行業絕大部分轉型活動被排除在傳統綠色金融之外。經濟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緊扣綠色發展主題,深化國際財金合作,積極利用國際貸款,實現了引資、引智等多重目標,全省累計落地外貸項目450個、規模超70億美元,其中綠色項目36個、規模超16億美元,有效發揮了國際貸款期限長、無抵押、來源穩的特點,支持全省綠色低碳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