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于慧年 通訊員 楊妍
8月21日,數實融合全國行暨威海數字經濟發展大會在威海臨港區舉行。會上,解讀了山東相關政策,舉行了市、區數字經濟推介活動,8位院士專家和企業高管作了報告。“數字友好城市標研基地”“碳纖維集群產業大腦”正式啟動,16個數字經濟產業項目簽約,將全部落戶威海。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李英峰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山東錨定工業化“主戰場”,聚焦數字化服務轉型,激發智能化新動能,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省工信廳將以數實深度融合為主線,堅持一手持續建強平臺體系、一手加快推進數字應用,積極探索“產業大腦+晨星工廠”數實融合新模式,與參會企業攜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雙向奔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低空經濟分院院長李世鵬,簡要闡述了數字經濟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說,威海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本次大會的召開,不僅為數字經濟行業深入對話與合作搭建了平臺,也有效激發了數字經濟產業市場活力和創新動能,助力威海打造數字經濟新藍海。
大會吸引了10家威海企業參展,展示了企業的最新產品技術、合作需求和合作成效,呈現出威海市新舊動能轉換成果、產業優勢和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