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8月2日,科興制藥(688136.SH)發布公告稱,公司及相關人員于近日分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下稱“山東證監局”)下達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科興制藥此番被監管警示,主要涉及業績預告信披不準確、未保持自愿信息披露的持續性、使用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不規范三方面違規行為。
信息披露不準確
據披露,山東證監局前期對科興制藥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存在2023年度業績預告信息披露不準確的問題。
科興制藥曾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1億元到-0.85億元,扣非凈利潤為-1.2億元到-0.95億元。今年2月24日,公司又披露《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更正后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9億元左右,扣非凈利潤為-2.02億元左右。4月27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報,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0億元,扣非凈利潤為-2.01億元。
科興制藥未充分考慮相關產品未來市場需求下滑對開發支出的影響,業績預告與年度報告披露的相關數據差異較大,信息披露不準確。
另外,科興制藥未保持自愿信息披露的持續性。2022年,科興制藥自愿披露了人干擾素a2b泡騰膠囊項目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收到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等公告。但是,該項目于2024年1月終止,公司未及時披露相關終止情況,僅在2023年年報中予以披露。
同時,山東證監局還指出,科興制藥存在使用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不規范問題。2023年以來,科興制藥存在使用募集資金購買非保本型產品的情況。
上述行為違反相關規定,山東證監局表示,鄧學勤作為公司董事長,趙彥輕作為公司總經理,王小琴作為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對相關違規行為承擔主要責任。因此,山東證監局決定對科興制藥采取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相關責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公司及相關人員應認真汲取教訓,加強證券法律法規學習,忠實勤勉履行職責,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和規范運作水平,并在收到本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我局提交書面報告!薄缎姓O管措施決定書》內容顯示。
科研人員流失率較高
公開資料顯示,科興制藥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制劑的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創新型國際化生物制藥企業,專注于抗病毒、腫瘤與免疫、血液、消化、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聚焦于新型蛋白、抗體藥物、核酸藥物、基因工程載體疫苗等技術方向,通過“創新+海外商業化”雙輪驅動的平臺型發展模式,致力于用生物技術服務全球患者,成為高品質生物藥領導者。
對于2023年營業收入減少,科興制藥表示,因部分產品受到區域集采政策的影響,銷售單價有所下降,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主要是由于研發費用及財務費用增加所致。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研發費用大幅提升的同時,科興制藥的科研人員卻縮減超兩成。
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達3.45億元,同比增長78.38%,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7.39%。而公司研發人員由去年的208人大幅縮減至16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人,較2022年減少5人,而科興制藥在年報中表示,公司2023年新引進博士17名,按照2022年博士25人計算,截至2023年底,公司博士流失超過一半。
在今年一季度,科興制藥實現扭虧盈利,業績略有好轉。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為3.61億元,同比增長11.79%;歸母凈利潤0.12億元,同比增長241.49%;扣非凈利潤0.10億元,同比增長180.77%。
對于扭虧為盈,科興制藥在報告中稱,產品發貨增速明顯,自有產品國內銷售數量同比增長26%,順利實現了“開門紅”;繼續深化全業務流程的精益管理,內部運營效率得以提升,報告期內,銷售費率、單位生產成本較上年全年均有所下降。同時,研發費用按照項目進度,報告期內較同期有所下降。
從二級市場來看,今年以來,科興制藥股價波動劇烈。年初,科興制藥股價一路下跌。2月8日,股價最低達10.61元/股。此后,其股價開始反彈,5月10日股價最高達20.62元/股。之后三個月,科興制藥股價不斷波動下跌。8月6日,科興制藥收盤報16.29元/股。
對于使用募集資金購買非保本型產品以及研發人員流失率較高的情況,8月6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科興制藥證券部,但一直無人接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