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8月1日,益生股份(002458.SZ)發布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凈利雙降,凈利潤下降近七成。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隨著市場的起伏波動,益生股份近幾年凈利潤波動較大。
上半年凈利潤降近七成
益生股份披露,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5.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7.61%;基本每股收益0.17元/股,較上年同期下降70.18%。
公開資料顯示,益生股份始建于1989年,總部位于山東煙臺,主要業務包括祖代肉種雞的引進與飼養、商品代肉雞雛雞的生產與銷售、種豬及商品豬的飼養和銷售、奶牛的飼養與乳品銷售等。
益生股份以高代次畜禽種源供應為核心競爭力,祖代肉種雞飼養規模近二十年居全國第一,約占國內市場1/3的份額,公司商品代雞苗的銷量在國內也是最多的,占國內市場近1/10的份額。自2010年上市以來,益生股份主要擴大了父母代種雞的養殖規模,商品雞苗數量由上市前的3000多萬羽,增加至2023年的6.3億羽,規模增加了近20倍。
隨著市場的起伏波動,益生股份近幾年來凈利潤波動較大。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3年益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90億元、21.12億元、32.25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9.35%、0.64%、52.71%;凈利潤分別是0.14億元、-3.87億元、5.48億元。
益生股份也深知畜禽市場價格波動給企業帶來的盈利風險。益生股份在年報中稱,畜禽產品消費市場巨大,但市場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等因素影響,波動較為頻繁,公司無法保證產品銷售價格不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如果白羽肉雞行業遭遇行業低谷,市場上畜禽產品需求不足,畜禽產品價格下降,會對公司業務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從二級市場來看,公司股價從2022年12月初創出17.15元/股的高點后,就處于震蕩下跌趨勢,股價不斷走低。截至8月2日收盤,公司股價為8.94元/股。
雞產品收入同比下滑31.61%
對于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益生股份表示主要因為公司主營的白羽肉雞苗銷售收入同比減少。
從供給方面來看,自2022年5月以來,我國祖代白羽肉雞進口量的減少已經開始影響今年商品代白羽肉雞苗的產量,報告期內,益生股份白羽肉雞苗同比減量。同時,受白羽雞肉和毛雞價格低位運行影響,白羽肉雞苗銷售單價同比回落,因此白羽肉雞苗銷售收入同比減少。
半年報數據顯示,益生股份雞收入上半年達到12.05億元,同比下滑31.61%,占營收比重也從上年同期的95.06%下滑到87.58%。豬產品為第二大收入來源,上半年收入達到0.89億元,同比增長299.37%,占營收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1.21%增加到6.49%。
益生股份表示,隨著白羽肉雞雞苗總體減量的影響,上半年公司雞苗價格環比上漲,公司凈利潤環比出現大幅提升。另外,隨著公司種豬場的投入使用,公司二元種豬已開始上市銷售,產能已逐步釋放,公司豬業務于今年第二季度已實現單季度盈利。
對于2024年雞苗行情,在接受投資者詢問時益生股份稱,在供給偏緊和需求增加的雙重影響下,公司預計2024年白羽肉雞苗價格較好。供給方面,祖代引種量的減少將主要影響今年及以后商品代雞苗的產量;消費觀念的轉變、節糧節地優勢突出、外賣產業發展和預制菜興起以及出口增加,都會使需求增加。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益生股份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出現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21億元,去年同期為8億元,同比下降72.36%。對此,益生股份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父母代肉種雛雞和商品代雛雞價格低于去年同期,是主要產品銷售收入同比減少所致。
國海證券研報稱,商品代雞苗價格在7月呈現上漲趨勢,行業景氣度上行,調整2024年到2026年益生股份營收分別為32.96億元、33.79億元、37.6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92億元、8.04億元、10.76億元。公司作為種源企業,最先受益于雞苗價格上漲。因此,國海證券維持“買入”評級。
有關雞苗7月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影響以及近幾年凈利潤波動較大等情況,8月2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益生股份證券部,但一直無法接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