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石憲亮
7月27日,A股上市藥企一品紅(300723.SZ)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一品紅制藥有限公司(下稱“一品紅制藥”)近日收到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的違約通知書(2024年第2號)文。
被索要2.66億元損失金

《通知書》稱,一品紅制藥(包括一品紅制藥授權人)在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鹽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標中存在《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17.4條款的情形,應當按照采購文件約定受到相應處理,并由一品紅制藥承擔給采購方造成的損失。按照一品紅制藥的銷售數據測算,上述違約行為造成采購方損失人民幣2.66億元。一品紅制藥將嚴格按照相關約定,將損失金額全部退回。
一品紅表示,上述違約退回金額是根據一品紅制藥2022年至今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銷售數據測算的,對公司相關年度財務造成的影響尚不確定,公司將積極與會計師做好溝通確認,最終以經審計的結果為準。公司高度重視此次事項,并積極采取了相應的整改措施。
經濟導報記者查閱有關資料發現,一品紅涉及“存在《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17.4條款內容如下:相互串通申報、 協商報價, 排斥其他申報企業的公平競爭,損害采購方或者其他申報企業的合法利益”。
業內人士分析,從一品紅此前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的集采有關情況來看,應該是串通報價的嫌疑較大。
年報信披是否說謊?
公開資料顯示,一品紅成立于2002年,201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專注于兒童藥和慢性病領域,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5.03億元,凈利潤1.85億元。
從該公司近三年財報看,公司自2021年以來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狀態。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99億元、22.80億元、25.03億元,但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07億元、2.91億元、1.85億元。公司兒童類藥品、慢性病類藥品的毛利率三年均出現下滑,其中慢性病類藥品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
一品紅在今年4月27日公布的2023年年報中表示,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依法合規運營,擁有完善組織架構及授權機制和體系,始終為行業優秀人才提供事業發展機會和平臺。新的一年,公司將以數字化轉型項目上線運營為起點,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全面強化公司運營體系和流程制度,做好風險梳理和審核審批,堅持依法高效合規運營,實現運營體系的流程化、制度化和標準化運作。
4月27日剛說完“公司始終堅持依法合規運營”,7月27日就被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要求支付違約金2.66億元,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況且,2.66億元違約金遠遠高于公司去年的凈利潤1.85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上述事件對公司的潛在影響仍沒有結束,國家藥品集采部門會否限制公司投標資格等問題都有待觀察。誰應該為公司內控失效負責?一品紅是否應該給投資者一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