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今年以來,山東大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在這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浪潮中,工業互聯網是業界關注重點。山東有人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有人物聯網”)就是這樣一家致力通過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各產業發展的企業。
有人物聯網開創性地將各垂直行業領域客戶的碎片化需求打造成標準化產業鏈,為制造業等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
為鋼廠節能降費
近百萬元
位于濰坊的山東魯麗鋼鐵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傳統鋼鐵廠,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有大量技術參數需要比對,又有大堆運營報表需要填寫,填寫記錄費時費力不說,一年內光紙張消耗量就不少。
前段時間,這家鋼廠新投用一套數據采集平臺系統,沒想到由此使得企業經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人工報表統計轉變成設備全自動統計數據,僅節約的紙張費每年就達幾十萬元;另外還通過采集風機、鍋爐、空壓機等高能耗設備的運行數據,對平臺生產線、車間、廠區“由點到面”進行能耗分析檢驗節能效果,并及時對節能目標進行糾正,能耗成本每年可降低近百萬元。
為這家鋼廠搭建數據采集平臺的正是有人物聯網。有人物聯網綜合部總經理鄧源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山東傳統工礦企業為數不少,大多生產和運營模式比較傳統,亟待實現實時數據的自動采集、存儲和監控,同時嚴格把控生產計劃,提高生產工藝,降低能耗排放,實現信息化、智能化。
在7月19日舉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提到,山東是工業大省,工業領域設備投資年均規模占全社會設備投資的比重超過八成,是設備更新的主戰場。而且,大規模設備更新不僅能夠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還能推動高新生產設備等新興產業布局發展,夯實新質生產力根基。
在這種趨勢下,有人物聯網基于邊緣采集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已累計服務客戶數量超10萬家,連接設備數量近70萬臺,近三年累計幫助企業用戶降低成本超億元。
不過,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不止工業領域。據鄧源碩介紹,有人物聯網還打造了甜瓜小鎮5G智慧農業建設項目,云平臺上的200多個傳感器節點對甜瓜生長中最重要的溫、光、水、肥、氣等要素,展開不間斷監測;各種生產問題以數字方式呈現、分析,甜瓜的品質、產量由此大幅提升,可降低成本30%以上。

▲有人物聯網的智慧化生產車間 受訪者供圖
對工藝及產品供應
極致追求
7月23日,經濟導報記者在有人物聯網的展廳里看到,工業路由器、串口服務器、工業交換機等硬件設備占據了“C位”。
在位于濟南迪亞雙創產業園內的有人物聯網生產基地,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智能生產車間內一塵不染,生產線上的上板機、印刷機、高速貼片機等正全速開動;在生產線的另一邊,工人身穿防塵服進行電子元件檢測。
據介紹,有人物聯網裝配流水線整機月裝配能力可達16.5萬臺,大大縮短和降低了供應鏈環節的風險和周期,同時憑借精細化管理,為客戶提供了可靠的品質與交付保障。
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工業物聯網的特點使得有人物聯網的一些老型號產品仍然“在崗”,新一代產品就已經推向市場,三代甚至四代產品常!皾鷿惶谩;同時,由于產品開發周期短,對整條供應鏈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為了對工藝流程充分把控,有人物聯網鼓勵全員技術創新。鄧源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一名員工建議“將印刷機的掃描范圍參數減小,以便區分PCB板的前后,避免PCB板反向進入印刷機出現報廢”,經過測試,這項改進不僅杜絕了錯板報廢,還提升了5%的生產效率。
有人物聯網也把“保障產品交付”放到了極高的優先級。據鄧源碩介紹,曾經一家客戶的施工現場需要緊急追加一批設備,但當時公司生產線已經排滿。為此,公司整個管理層緊急趕赴生產線,硬是靠連夜加班擠出時間,保證了追加產品按時下線。第二天早上,公司創始人古欣帶隊將連夜生產的產品送到了客戶施工一線,保障了工程進度。
“正是憑借對生產工藝以及對產品供應的極致追求,我們公司才會迅速發展起來。”鄧源碩如是說。
搭建云平臺
企業也能DIY
據了解,有人物聯網還走上“云端”,搭建了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
長期以來,物聯網行業存在需求碎片化、行業產業鏈長、資源整合困難、數據傳輸率低等痛點問題。從2017年起,有人物聯網便開始研發大數據、云平臺等相關技術,搭建了“有人云”平臺,依靠“云端+終端”的跨行業解決方案,將物聯網技術融合于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樓宇、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實現了各種常見工業設備、物流裝備、電力設備的通信協議解析、邊緣數據采集、數據整合分析,提升效率,優化決策,降低成本。
鄧源碩表示,“有人云”平臺的研發應用,讓公司看到了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有人物聯網的愿景是要做以“連接”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型企業,打造云生態。
另據了解,在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中,有人物聯網打造的“基于邊緣采集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項目入選。
山東魯麗鋼鐵有限公司也是“有人云”的受益者之一。據介紹,其每年節省的近百萬元,要歸功于“有人云”為其打造的具備“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綠色安全”特點的工業智能化系統,該系統實現了生產的最優化、流程的最簡化和效率的最大化。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通過云組態技術,“有人云”平臺用戶只需通過拖拽方式綁定對應的數據點,零編程即可快速方便地完成物聯網應用系統的搭建。該平臺還可支持百萬臺設備在線、千億條數據管理,真正實現“設備—云端—人—服務”互通,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益,優化決策流程,降低經營成本。
目前,有人物聯網基于邊緣采集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已累計服務客戶數量超10萬家,連接設備數量近70萬臺,近三年累計幫助企業用戶降低成本超億元。其技術成果也促進了物聯網產業的創新、升級,除了助力用戶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企業的收益外,大批工業企業開始向著“四建四增”目標前進,企業也開始啟動發展的新動能。

▲有人物聯網的展廳 杜楊 攝
企業檔案
助企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
山東有人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行業十余年,下設6家全資子公司和多個分支機構,擁有山東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濟南市企業技術中心、濟南市工程研究中心、濟南市服務業創新中心等多個高水平研發平臺,擁有600余名員工,并已累計申請專利200余項。
公司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傳統行業終端企業,自主研發物聯網通訊終端和有人云平臺。通訊終端包括各類工業網關、物聯網控制器、4G/5G工業路由器、串口服務器等標準通訊和控制產品,品種多、制式全,可實現數據邊緣采集,解決用戶交互終端無法聯網的問題。目前公司終端產品成功應用于小米汽車、理想汽車充電樁,蜂群無線自組網技術全國領先。經過第三方數據驗證,已實現中國工業物聯網通訊網關連續七年全網銷量第一;有人云平臺可接入各類物聯網設備和協議,零編程拖拽即可快速搭建物聯網系統,實現設備數據分析運算和遠程管理,目前平臺設備接入量近70萬臺,入選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工信部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山東省產業互聯網平臺。
公司具備大研發+大生產制造能力,自建了濟南、蘇州工廠,面積達12000平方米,擁有全球先進的松下NPM雙軌SMT線,具備研發設計和生產手機級別產品的軟硬件能力,擁有完全可控的嵌入式軟件代碼,幫助企業解決產品無法聯網問題,技術能力和營收規模全國領先。在業內率先開展供應鏈訂單定制業務,充分實現制造業企業經濟要素、產業鏈、價值鏈的全面連接,促進需求與供給精準匹配。從研發、生產到銷售,企業打造了完整的物聯網生態鏈,打破行業壁壘,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基于公司終端及云平臺的研發能力,有人物聯網推出“+物聯網”服務,打造從終端到云端,從數據采集到數據分析,再到智慧應用的數字經濟閉合生態圈;從標準品到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配合生產制造,打造芯片到云端直至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服務;通過整套的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賦能大終端企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融合,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目前其已服務16個行業7大領域的超10萬家企業用戶,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了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項目、生物安全數字化管理項目、工業廢水處理監測項目、智慧工廠能耗管理解決方案、自主零售行業項目、物業設備設施智能解決方案、電力配電房運維項目、成品油追溯解決方案等一系列優秀的數字化應用案例。為溫氏、牧原、比亞迪、格力、哈羅、魯麗等工業、農業、電力、消防等重點龍頭企業提供上云服務,幫助其改造落后產能,提升資源配置和全要素生產率。
目前,公司已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雙軟企業、工信部服務制造示范平臺、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平臺、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工信部2022年移動物聯網應用典型案例、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先進中小企業、山東省軟件百強、山東省重點大數據企業、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濟南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十強民營企業等百余項榮譽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