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披露,基金重倉股名單率先呈現在投資者面前。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截至7月21日,已經有7215只基金產品公布了二季度末在A股的持倉情況。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等4只基金在A股的持倉市值超過千億元,共計41只基金在A股的持倉市值超百億元。

重倉股方面,寧德時代(300750.SZ)、貴州茅臺(600519.SH)、紫金礦業(601899.SH)3家公司二季度末分別獲得1467只、1264只、1158只基金產品的重倉,位居基金重倉股前三位。
魯股中,中際旭創(300308.SZ)、海爾智家(600690.SH)、萬華化學(600309.SH)頗受基金青睞,重倉基金數量穩居前列。其中,中際旭創現基金扎堆情況,重倉該公司的基金產品數量已超過800只。
“我認為目前市場行情主要受機構主導,所以及時把握基金的持倉變化很關鍵。”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濟南投資者張權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基金二季度除了對以AI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情有獨鐘外,更多還是聚焦個股的盈利能力、估值合理性,“價值投資”的特點比較突出,值得關注。

龍頭魯股獲青睞
經濟導報記者統計發現,在二季度末基金重倉股名單中,已經有中際旭創、海爾智家、萬華化學、賽輪輪胎(601058.SH)、山東黃金(600547.SH)等11只魯股獲得超過百只基金重倉。
從行業面看,上述基金重倉的公司較為分散。最受基金重視的中際旭創,屬于信息技術行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數據中心光模塊供應商,研發生產的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服務于云計算數據中心、數據通信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受AI數據中心建設的興起,公司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帶動其業績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1.50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250.30%至307.33%。
海爾智家則是家電行業的龍頭,公司率先實施全球化戰略,如今成效顯著,業績穩步增長。根據歐睿銷量口徑數據顯示,2023年海爾系大家電在全球市占率為17.2%,居世界首位。東方證券家電行業分析師周振表示,未來公司在全球市場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間,且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由此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萬華化學則是全球聚氨酯行業的龍頭企業,又布局了新能源、半導體等新材料項目。公司主營產品MDI的應用范圍頗廣,下游產業涉及家電、地產、紡服、彈性體等領域。華安證券分析師王強峰認為,未來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回暖,預計家電、汽車、紡服等傳統消費領域將維持和GDP正相關的增速緩慢增長,預計2024年至2026年國內MDI需求量將保持5%左右的增速,由此看好公司未來表現。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像賽輪輪胎、山東黃金、華魯恒升(600426.SH)、濰柴動力(000338.SZ)等獲得超過百只基金重倉的上市公司,多為行業龍頭,在國際市場也具備不小的影響力。
“‘龍頭股’業績預期穩健、股票流動性更好,是A股調整期較好的防御品種。”張權分析稱,市場經過充分調整后,龍頭股價值優勢凸顯,抓住優質資產被低估的機會進行布局是當前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
2024年二季度末基金重倉魯股TOP10
加倉周期上行股
當然,二季度不少基金也進行了調倉換股,多只魯股獲得基金加倉。
比如,山東黃金二季度末的基金持倉數量就達到2.21億股,較一季度末增加了2218.40萬股。其中,廣發穩健增長A二季度末持有公司1660.10萬股,對應市值超4億元,這也是該基金產品新進第二大重倉股。大成新銳產業A也在二季度大手筆買入公司股份,二季度末持倉量達到878.64萬股對應市值2.4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受國際金價走高影響,山東黃金的股價今年表現強勢,年內漲幅超過30%,公司前景頗受機構看好。華安證券分析師許勇其表示,金價上行加上產能釋放,有望推動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由此看好未來表現。
魯西化工(000830.SZ)二季度也獲得多只基金加倉。其中,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A二季度末持有公司1627.86萬股,對應市值近2億元;招商量化精選A持有公司407.61萬股,對應市值超4000萬元。
公司本月已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1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467.04%至518.59%。國信證券分析師楊林表示,預期隨著房地產、家電、汽車等行業需求回暖,正丁醇和辛醇需求量將保持增長。公司目前擁有75萬噸多元醇產能,其中正丁醇30萬噸,辛醇45萬噸,均在國內廠商中位列前茅,由此看好公司表現。
從基金加倉策略上來看,基金經理更看好從底部回升的周期行業。像中歐基金的基金經理周蔚文就看好基礎化工、養殖等板塊。周蔚文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截至二季度末的管理規模為123.49億元,前十大重倉股包括萬華化學、牧原股份(002714.SZ)等。“我們看好其中有長期投資價值但短期業績趨勢受挫于行業景氣度的優秀公司,相信這些公司的盈利在2024年甚至2025年都有明顯好轉。”周蔚文表示,這類公司中也包含了出口份額還可持續提高的、明顯有全球競爭力的制造業,他們在二季度也進行了增配。

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二季度受A股市場調整影響,權益類公募基金的凈值表現并不令人滿意。
如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上半年實現正向收益的只有288只產品,凈值回撤的則有644只。指數型產品表現同樣如此,有747只產品上半年實現正收益,有1314只產品出現凈值回撤。
其中,股票型產品中,上半年凈值回報最高的為宏利轉型機遇A,達到25.96%;回撤最大的則是申萬菱信醫藥先鋒C,達到-30.57%。指數型產品方面,凈值回報最高的為南方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ETF,達到24.28%;回撤最大的則是匯添富北證50成分C,達到-33.17%。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以來,權益類基金規模出現縮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為5.02萬億元,較今年一季度末的5.24萬億元,減少了2000余億元。這背后,既有持有人贖回導致的份額下降的原因,也有基金凈值下跌導致凈值縮水的原因。
不過,從基金經理的表述看,多數對市場未來表現持看好態度。
長盛城鎮化主題基金經理代毅就表示,基于財政貨幣和金融政策的判斷,三季度A股市場仍將呈現震蕩運行態勢,不排除階段性結構牛特征,穩定股息的紅利邏輯和新質生產力的成長邏輯并存。
嘉實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譚麗在其管理的嘉實價值創造三年持有A的二季報中表示:“我們仍然對權益市場的收益空間持樂觀態度,整體倉位仍然保持較高,核心原因是市場的經濟基本面和估值水平都比較低,市場下行的風險較小,上行的時點和幅度取決于后續經濟發展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