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在股權轉讓項目歷經兩度掛牌后,茌平國能熱電有限公司(下稱“國能熱電”)終于易主。
近日,企查查提供的信息顯示,國能熱電股東發生變更,聊城市茌平區財政局(原茌平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從該公司全面退出,山東中興碳素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興碳素”)持股50.97%,成為國能熱電新的控股股東。
而中興碳素的背后,則是信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信發集團”)。
轉讓項目成交價6773.22萬元
就在今年6月27日至7月10日,國能熱電50.97%國有股權及1575萬元資本金所屬權益轉讓項目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方正是茌平區財政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25日,該股權轉讓項目就曾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掛牌過,首次掛牌時,項目的轉讓底價為8362萬元;后來再度發布,項目的轉讓底價變為6773.22萬元。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于7月18日發布的成交公告顯示,“轉讓方茌平區財政局與受讓方簽訂產權交易合同,評估價格為5770.61萬元,掛牌價格為6773.22萬元,成交價格為6773.22萬元。”
在此次股權變更之前,國能熱電其余49.03%的股權由信發集團工會委員會(原山東省茌平信發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委員會)持有。兩次股權轉讓項目掛牌時,信發集團工會委員會均不放棄優先受讓權,由此看來,信發集團全面入主國能熱電可謂早有打算。
根據天眼查提供的信息,國能熱電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冊資本為6967萬元。公司成立之初曾名為山東茌平熱電廠,后更名為山東信發鋁電集團有限公司,幾經變更后公司最終定名為國能熱電。公司早年曾由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掛帥董事長,目前,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潘興全。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度,國能熱電實現營業收入為0,實現凈利潤-77.64萬元;截至當年末,該公司資產總額6.51億元,所有者權益1.15億元。
另據近期財報,截至2023年11月30日,國能熱電實現營業收入為0,實現凈利潤-1.38億元;截至2023年11月末,該公司資產總額6.45億元,所有者權益-3140.41萬元。
中興碳素注冊資本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興碳素成立于2001年9月,注冊資本為1億元,該公司由聊城信源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而聊城信源集團有限公司由信發集團控股。中興碳素受讓國能熱電50.97%的股權后,國能熱電的實控人也由茌平區財政局變更為張剛。
在此次股權變動中,除了茌平區財政局的退出,還有一個變化是信發集團工會委員會也退出了國能熱電,取而代之的是山東信發鋁電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茌平區財政局退出國能熱電是出于何種考量?
此前,經濟導報記者曾多次撥打企查查顯示的國能熱電聯系電話,其中一個被語音提示:“您所撥打的號碼是空號。”另外兩個號碼則無人接聽。
經濟導報記者還曾致電茌平區財政局,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可以接受采訪的相關部門。
“熱電項目屬于好項目,因為它現金流比較穩定,所以不愁市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這幾年行業大環境不佳,主要受制于煤炭價格較高。煤的價格是跟隨市場浮動的,而電的價格是基本不變的,所以說煤的價格上升,把熱電公司的利潤給‘吃’掉了。”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華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熱電公司要想盈利,就要通過管理來提高效益,通過技術改造、添加新設備等措施,來降低能耗、提高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