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發布《山東省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下稱《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通用航空裝備產業創新能力、供給水平明顯提升,研發設計、整機制造、配套服務、場景應用等環節沿鏈補強、融通發展,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領軍型企業和高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應用場景豐富多元,飛行服務深度拓展,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基本建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門類齊全的通用航空裝備產業體系。
具體來看,《方案》對2027年通用航空裝備產業創新能力、產業規模、場景示范成效給出明確目標。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原始創新及成果轉化不斷加強,突破一批系統集成、自主飛行、智能避障、飛行反制、動力系統、復合材料、智能化運營平臺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建成一批通用航空裝備“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10家左右,構建協同融合的通用航空裝備產業創新矩陣。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品供給更加豐富,產業鏈不斷延伸,在整機制造領域形成1至2個有明顯市場競爭力的整機型號,配套領域形成2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具備業內影響力的領先企業,培育50家左右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產業鏈規模力爭突破300億元。
場景示范成效明顯。圍繞農林植保、物探巡檢、航空培訓、短途運輸等傳統通用航空業務領域,形成一批規模化、常態化運行示范。推動構建通用航空裝備新興應用場景,形成一批技術水平先進、應用效果突出、具備復制推廣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在無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旅游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場景示范樣本。
《方案》提出“突出科技創新引領,提升產業發展能級”“突出主導產業帶動,促進鏈群集聚發展”“突出配套保障支撐,打造全產業鏈優勢”“突出應用場景牽引,助力產品迭代升級”“實施衍生市場突破,推動產業擴面增量”五大重點任務。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方案》在重點任務中提出推動無人機產業特色化發展,包括推動省內無人機企業與國內頭部企業錯位競爭,扶持壯大一批在農林植保、消防救援、航空物流等細分領域有優勢有特色的生產企業。支持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提高企業競爭力。優化完善無人機聯動管理服務平臺,提升平臺智能化水平和服務能力。
《方案》還提出打造飛行人才高地,即瞄準國內航空產業發展趨勢及專業人才需求,依托試飛基地開展試飛員、試飛工程師、測試維修工程師等人才培訓培養。加強與山東航空學院、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等院校及培訓機構合作,采取“學歷教育+駕照培訓”“學歷教育+專業資格證”等模式,加大制造、機務、空管、維修等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專業飛行人才體系和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