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天岳先進(688234.SH)7月8日晚披露,擬通過簡易程序定增募資3億元,用于8英寸車規級碳化硅襯底制備技術提升項目(下稱“8英寸項目”)。天岳先進表示,此次定增能夠增強公司研發實力,保持產品技術領先優勢;同時也能提升盈利能力,降低財務風險。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盡管天岳先進描繪了不錯的前景,但現實是,天岳先進2022年初在科創板上市時,募集資金總額高達35億元,募集資金凈額也達到32億元,比最初預計募集資金超出12億元。
在超募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天岳先進上市僅僅兩年多就再拋定增計劃,不禁讓投資者感慨其花錢能力。而財務數據顯示,在巨額募集資金支持下,天岳先進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虧損,目前二級市場股價遠遠低于當初發行價,讓投資者對公司投資回報情況并不滿意,進而對新定增項目對業績的助推作用產生疑慮。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天岳先進上市之初募集的資金,目前尚剩余5.77億元,在前次募集資金尚有剩余的情況下,再次定增的必要性有多高也值得考慮。
擬募資3億投向8英寸項目
據披露,天岳先進擬向不超過35名(含)合格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000萬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全部投入8英寸項目。據悉,該項目的預計投資總額為38573.72萬元。
天岳先進表示,投資8英寸項目是基于行業對碳化硅襯底需求呈現出持續旺盛的趨勢,有助于推動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汽車、新型能源體系等領域的國產化應用。
根據IHS數據,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龐大的需求驅動,以及光伏風電和充電樁等領域對于效率和功耗要求提升的影響,預計到2027年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2018—2027年的復合增速接近40%。
EVTank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30萬輛,2030年將達到4700萬輛。電動汽車800V平臺架構下SiC功率電子器件需求增長明顯,半導體器件大廠紛紛加快布局碳化硅產業鏈,包括英飛凌、博世、安森美、意法等全球知名廠家均加大了相關投資。
天岳先進介紹,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創新,在半絕緣型襯底、6英寸碳化硅襯底等產品上已建立起良好的市場認可度,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公司已確立了國際碳化硅襯底大廠的行業地位,國際前十大功率半導體企業一半以上已成為公司客戶。同時公司在8英寸碳化硅襯底上已建立起先發優勢,8英寸襯底制備的持續技術提升和產能提升是公司既定戰略布局。
“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公司將提高8英寸碳化硅襯底制備工藝,實現工程化大批量穩定制備能力的技術優化提升,從而有利于優化公司產品與技術布局,公司的車規級碳化硅襯底業務規模將快速增長,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得到明顯提升。”天岳先進表示,通過定增募資也有利于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
前期巨額募資使用效果引關注
根據測算,單片8英寸碳化硅襯底的芯片產出量大約是6英寸的2倍、4英寸的4倍,并可部分使用硅基功率芯片產線裝備,可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說,大尺寸8英寸碳化硅襯底將成為產業發展新的戰略高地
從行業情況看,根據日本權威行業調研機構富士經濟報告測算,2023年全球導電型碳化硅襯底材料市場占有率,天岳先進(SICC)躍居全球前三位。
濟南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馮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投資者并不是對天岳先進8英寸項目的先進性有懷疑,而是對天岳先進大額融資之后的花錢效果有要求。
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天岳先進2022年1月在科創板上市時,以82.79元/股的價格募集資金總額35.5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32.03億元。而根據天岳先進此前披露的招股書,公司擬募集資金20.00億元用于碳化硅半導體材料項目,實際超募了12億元。
從資金使用情況看,截至2024年3月31日,天岳先進累計使用募集資金26.49億元。其中,以自籌資金預先投入募投項目的置換金額為2.38億元,直接投入募投項目的金額為16.58億元,使用超募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金額為7億元,使用超募資金回購股份5400萬元。
綜合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利息收入等,截至2024年3月31日,天岳先進上市募集資金專項賬戶余額為5.77億元,尚未歸還的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閑置募集資金余額為6000萬元。
根據天岳先進披露的情況,公司上市募投項目“碳化硅半導體材料項目”已投入18.96億元,與承諾投資額尚差1.04億元。對于募投項目實現效益的情況,天岳先進表示2023年投資項目已部分轉固,尚未完全達到預計產能。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未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出任何承諾,因此A股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現效益情況對照表不適用。
連續兩年虧損,業績待改善
作為募資額巨大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投資者對天岳先進上市后的表現充滿期待,也希望募投資金的使用能對公司業績和股價形成支撐,帶給投資者良好的回報。但僅從上市后這兩年看,天岳先進離投資者的預期相距頗遠。
財務數據顯示,天岳先進除了在IPO獲批的2021年實現盈利外,近5年中有4年虧損。2022年也就是上市當年,天岳先進實現營業收入4.17億元、歸母凈利潤-1.76億元,出現了大額虧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880.19萬元。
2023年,天岳先進經營數據有所改善,實現營業收入12.51億元、歸母凈利潤-4572.05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99.29萬元。
由于連續虧損,天岳先進在上市后的兩年均未進行分紅。從股價表現看,天岳先進上市后經歷了一波快速下跌,最低跌至41元/股附近。盡管其后有一波長達半年的上漲,但上市以來的兩年半時間里,天岳先進長期處于破發狀態,2024年7月9日收盤價為47.25元/股。
不過,積極的因素也在出現。
天岳先進在年報中表示,公司高品質碳化硅襯底產品獲得了國內外客戶的認可,2023年與英飛凌、博世等下游電力電子、汽車電子領域的國際知名企業簽署了新的長期合作協議。
天岳先進7月11日在回復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導體廠家中50%以上是公司客戶。產能方面,截至目前,公司上海臨港工廠已經可以達到30萬片導電型襯底的產能規劃;公司二期規劃已經完成項目備案,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中。
從季度指標看,天岳先進202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均實現了盈利,營收也呈逐季增長狀態,營收分別為3.87億元、4.2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0.23萬元、2253.29萬元。
2024年一季度,天岳先進營收為4.26億元,實現連續8個季度增長;歸母凈利潤為4609.99萬元,業績持續向好。
“綜合來說,過去兩年公司虧損與公司大規模產能建設相關,隨著產能的陸續釋放,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此外公司產能建設和目前在行業內取得的領先優勢,是基于上市募集資金在產能和研發技術上取得的積極成果。”天岳先進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公司未來將聚焦主業,不斷提升盈利能力,實現公司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也請投資者繼續關注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