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山東種業產業平臺載體建設提速奔跑。7月8日,青島嶗山區,隨著山東種業集團與青島金管委簽約暨山東種業集團青島公司揭牌,標志著雙方合作拉開了新序幕,將共同努力推動青島國際種都建設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這也標志著濟南中國北方種業之都、青島國際種都、煙臺中國北方種谷、濰坊種業硅谷等種業產業平臺載體建設持續向前推進。
“未來,山東種業集團將以青島為核心,集合膠東半島政策、區位、資源條件,發揮山東種業集團國企優勢,布局種子種苗繁育和國際交易、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著力打造半島地區的集團第二總部。”山東種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友臣在簽約暨揭牌儀式上表示。


聚力打造“國際種都”
青島正在聚力打造“國際種都”。通過開展現代種業企業扶優工程,支持種業企業總部落戶青島,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山東種業集團作為省內唯一的國有省級種業企業,聚焦農業“芯片”,布局了農作物種業、園藝果蔬、昆蟲微生物、畜禽水產、農業服務、現代農機、種子產出品等七大產業板塊和一個科技創新平臺,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的商業化育種創新體系,推動和引領種業行業、現代高效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種業集團還擁有“國家種業陣型企業”、農業農村部種業創新重點實驗室、國家和省級研發平臺、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等高層次種業創新發展平臺。
此次山東種業與青島合作,緊扣“種業振興”的政策導向,契合雙方高質量發展需求。段友臣表示,雙方將圍繞“國際種都”建設,發揮種業“國資”創新優勢,以優質品種培育為基礎,開展農作物、蔬菜、花卉、林果等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建設,實現集約化育苗、標準化生產,重點培育推廣“高產、優質、專用、多抗、耐貯運”,且生產性狀優異的高端設施農作物、蔬菜、果品、花卉種子種苗;以品種提質增效為核心,延伸產業鏈,開展種業全產業鏈服務,以數字化推動種子品種展示評價等服務的質效提升,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種業為頭鏈,上下游產業融合的生產經營模式,以高質量品種帶動高品質農產品供給,滿足居民消費升級和多元市場需求;以暢通國際種子種苗交易為目標,探索構建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借助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實現交易品種、產品質量、行業標準、交易模式等品種推廣及種子種苗流通關鍵環節的探索和創新。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青島“國際種都”建設動作加大。6月13日,青島舉行了首屆全國性種業展會——2024青島首屆種業博覽會,來自國內外的300余家種業協會和種業企業參會,集中展示優良品種達3200多個,示范展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10余種種植新模式、20多項新技術,為持續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種業振興搭建了全方位展示、多領域合作的平臺。這次會議上,青島國際種業創新園、青島國際種都“四鏈”融合種業聯合實驗室、青島市種業人才聯盟揭牌,搭建起了種業雙創孵化高地。
按照部署,青島將以培育種業領軍企業、搶占前沿生物技術應用制高點為主攻方向,統籌農作物、畜禽、水產、林草、農業微生物五大種業門類,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建設“青島國際種都”。
產業平臺建設推進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2023年11月,山東省農業廳出臺《關于加強種業企業扶持培育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持續推動濟南中國北方種業之都、青島國際種都、煙臺中國北方種谷、濰坊種業硅谷等平臺載體建設,對入駐企業在用房、用地、融資、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引導各類種業企業入駐集聚區,推動創新要素聚集,助力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提升。
按照《意見》目標,到2027年,山東種業企業總體競爭力顯著增強,科企深度融合,種業企業創新能力快速提升,主體地位更加鞏固,產業帶動作用更加突出;力爭上市企業達到3家,農作物“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達到20家,信用骨干企業達到10家,10家企業分別進入全國同行業前10強,省級畜禽核心育種場(擴繁基地)35家以上;企業育成品種占比達70%以上,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農作物、水產新品種60個,畜禽品種(配套系)3個以上;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年總產值突破600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濟南中國北方種業之都、煙臺中國北方種谷、濰坊種業硅谷等種業產業平臺載體建設亦在加快推進中。
5月9日,濟南市政府舉行的“大力深化項目建設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專場發布會上,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帥介紹,濟南加快打造“北方種業之都”,制定種業扶持政策2024版,加強與山東省農科院、山東種業集團、山東農業大學共建合作,著力構建以起步區現代種業產業園、鋼城區山東未來畜禽種業產業園為核心的種業發展雁陣集群,種業及衍生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35億元。
項目是種業振興的重要支撐。經濟導報記者從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打造“北方種業之都”,濟南聚焦現代種業新業態,重點構筑兩個核心、三大基地,推動山東未來畜禽種業產業園、山東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等28個總投資81億元的種業項目落地實施。
煙臺“北方種谷”培育打造也在加快推進中,培育了玉米、小麥、紅薯、蘋果、葡萄、肉雞、肉牛等一系列新品種,其中,“煙薯25”、蘋果品種“煙金蜜”等深受消費者喜愛。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統計,2023年煙臺投入300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種業振興項目,在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南繁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育種攻關團隊創建、種業示范展示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資金支持上,煙臺對標國內先進城市投入力度和運營模式,引導推動全市種業發展實現“彎道超車”,力爭到2026年新培育“育繁推”一體化企業2家。
隨著優勢種業企業在產業平臺聚集資源,種業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加快推進山東現代種業強省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