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在2023年財務數據有效期內,一批企業趕在6月底申報掛牌新三板。
據經濟導報記者統計,6月份,全國共有188家公司申報掛牌新三板獲受理。從山東來看,6月份共有8家魯企獲受理,其中6月28日就有4家。
多家公司達到北交所上市相關盈利條件。勝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大材料”)、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有屋智能”)等公司2023年盈利逾1億元,并且這兩家企業目前都處于上市輔導階段。
新大材料明確
北交所上市計劃
多家申報企業掛牌新三板或意在北交所上市。
其中,新大材料明確了北交所上市計劃。公司在申報稿中稱,已與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及會計師事務所簽訂發行上市服務協議,擬于掛牌后12個月內提交北交所發行上市申報文件。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11月27日,新大材料就在山東證監局進行了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國投證券(曾用名“安信證券”)。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及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56億元、8.1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667.35萬元、1.18億元。
不過,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新大材料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16446.00萬元降至693.15萬元。7月9日,經濟導報記者就此致電新大材料,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以申報材料為準。”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及2023年,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1.39億元和4.46億元,2023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流出金額較2022年增長了3.07億元。新大材料在申報稿中表示,這主要是2023年公司開具的部分銀行票據支付期限從原來的一年期變為半年期,因此2023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較2022年增長幅度較大。
公開資料顯示,新大材料成立于2004年2月,位于東營市開發區,主要從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金屬管道防腐蝕加工和修復加工服務,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有屋智能
“轉戰”新三板
有屋智能在新三板的掛牌申請也于6月28日獲受理。公開資料顯示,有屋智能成立于2001年9月,位于青島膠州市,公司前身為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定制家居產品尤其是智能化定制家居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安裝服務,是國內定制家居行業領軍企業之一。
有屋智能控股股東為青島有屋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公司。有屋智能當前機構股東較多,部分機構股東為非私募基金或私募基金管理人。
2022年及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7.91億元、44.22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346.91萬元和2.19億元。
有屋智能對大宗業務模式存在一定依賴。2022年、2023年,公司大宗業務收入金額分別為17.82億元、22.3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64%、51.36%。
有屋智能此前曾申報深交所創業板IPO,目前還處于上市輔導階段。2022年8月18日,在上會前夕,公司曾主動撤回上市申請;2022年8月30日,在終止審核10余天后,公司又重啟輔導備案。
“轉戰”新三板,有屋智能是否意在北交所上市?7月9日,經濟導報記者多次致電有屋智能,但對方電話并未接通。
另兩家魯企各有特色
另外兩家于6月28日獲受理的魯企分別為山東艾德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艾德森”)和日照市七星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七星股份”)。
艾德森成立于2012年3月,位于臨沂市蘭山區,公司主營業務為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含卡拉膠、乳酸鹽、復配增稠劑、著色劑、食用香精等。2022年及2023年,艾德森營業收入分別為2.47億元和2.2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015.21萬元和4113.17萬元。
艾德森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均較高。2022年及2023年,公司對前五名客戶銷售收入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26%和69.74%;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占公司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6.59%和53.64%。
七星股份成立于2009年12月,位于日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司主要從事轉向節、拐軸、前軸等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2年及2023年,七星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69.89萬元、155.9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416.88萬元、-986.39萬元;毛利率分別為10.01%、15.57%。
2022年及2023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569.86萬元、3670.06萬元,同時存在應收票據和應收款項融資。對此,七星股份方面表示,主要是2023年度銷售額大幅增長,期內的應收賬款增加較多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