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中“交卷”時刻,一些上市公司的募投項目出現“延遲交卷”。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7日晚,6月已有54家A股公司宣布募投項目延期,相比5月的13家,呈現倍增之勢。細看原因,不少上市公司的項目因原材料供應不足、竣工驗收不及時等客觀因素限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延誤;另有部分公司,在市場需求變化的背景下,選擇主動放緩投資節奏。
有投行人士分析稱,排除客觀限制,上市公司所處產業本身也面臨周期變化,定好項目后再申請融資需要時間,等資金到賬后可能行業已經“變天”,按照原本的募投項目執行或面臨技術路線已被淘汰、市場需求出現變化的尷尬。上市公司主動調整節奏的行為,屬于及時止損。
進度緩慢 募投項目紛紛延期
梳理各家上市公司的延期原因,提及最多的是客觀條件受限,導致募投項目無法按原定日期“交差”。例如仁信新材,公司原本擬于2024年6月30日完成“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但結合當前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公司在項目實施主體、建設內容、投資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對“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預計日期調整為2024年12月31日。
至于具體原因,仁信新材提到三點:部分關鍵研發設備采購自歐洲地區,受國際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供應商發貨有所推遲;現有部分已到貨重要設備需由供應商完成調試后方能啟動下批次設備安裝,部分設備調試工作進度不及預期;研發中心主體建設完畢后需要進行內部設計裝修及設計優化,該項工作有一定程度延遲。
部分公司更是直言:“施工慢。”宏昌科技近日公告稱,公司擬將“年產1900萬套家用電器磁感流體控制器擴產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延后半年,調整為2024年12月31日,將“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間延后1年,調整為2025年6月30日。
宏昌科技介紹,前述項目的主體工程建設均已基本完成。因土建承建單位施工進度慢,項目土建工程建設工期有所滯后,后期又因相關方組織消防驗收和竣工驗收不及時等原因,導致項目整體完工進度相應延后,且部分生產設備和實驗設備需安裝調試后尚能投入使用,直接影響了募集資金投資計劃的進度。截至5月31日,兩個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為75.38%、33.34%。
需求變化 部分公司主動“控節奏”
除了客觀原因導致的項目進度緩慢,亦有部分公司主動出手,控制投資節奏。比如厚普股份,公司在募投項目投資總額、實施主體及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將氫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車間建設項目、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開發項目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延后半年至2024年12月31日。
針對氫能核心零部件和集成車間建設項目,厚普股份表示,目前該項目的全部基建部分均已完成,公司在實施過程中綜合考慮當前市場需求等因素,控制了投資節奏,減緩了設備投入的進度,因而項目整體實施進度不及預期。
為了提升堿性電解水制氫效率,持續降低生產成本,確保研發設備的先進性和適用性,厚普股份調整了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開發項目的技術工藝、升級技術方案,導致該項目整體實施進度不及預期。
明冠新材則是敏銳地捕捉到市場變化,決定追加部分設備投資和延長建設周期。公司介紹,隨著光伏組件分布式應用電站和BC高效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對單玻極致黑組件所需要的雙面黑色背板的需求快速增長;同時,激光燒結技術在N型TOPCon電池上的應用和表面微晶工藝在異質結電池上的應用,也快速推動了N型雙面高效電池單玻封裝組件的量產。
上述N型雙面組件封裝工藝技術的變化,導致市場對透明背板和透明網格背板的需求快速增長。明冠新材的“嘉明薄膜公司年產1億平方米無氟背板建設項目”原計劃于2024年6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為滿足市場對多樣化背板應用場景的需求,公司決定將該項目建設周期擬申請延期1年。
制度破題 提高投融資靈活性
參照過往,個別公司的確存在“忽悠式”投資的問題,募投項目要么夭折,要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盡管企業在宣布項目延期時也會強調“本次對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進行延期調整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及股東的長遠利益”等,但也應承認,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延期的確會打亂市場預期,原定的業績增長動能或無法及時兌現。
不過,滬上一位投行人士認為,整體上看,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延期大多屬于“無奈之舉”,不必談“延期”色變。原因在于,A股融資需要企業先定好項目,但融資又有相應的審核周期,可能需要一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而在經營上,上市公司又面臨著產業周期,行業投資機會也存在極大不確定性,或許當前覺得可以投入的項目,幾年后產業環境已經大變。所以無論是IPO還是再融資,募投項目出現延期、變更都有其合理之處。上市公司主動調整投資節奏,屬于及時止損。如果在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繼續按原本項目執行,無異于“刻舟求劍”。
針對此類實操中的常見問題,監管部門已預備從再融資制度切入,提高投融資的靈活性。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的《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提出,要優化科創板上市公司股債融資制度,措施包括“嚴格再融資審核把關,提高科創企業再融資審核效率”“推動再融資儲架發行試點案例率先在科創板落地”等。
在投行人士看來,提高審核效率有望縮短審核周期,避免出現融資到賬而產業環境大變的情況。再融資儲架制度則源于成熟資本市場,其主要特點為“一次注冊,多次發行”,借此可以提高上市公司融資靈活性,降低融資成本。上市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需求,適時進行資本補充和擴張,這也會減少募投項目“延遲交卷”的情況。(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