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光大集團宣布任命,交通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郝成為光大集團黨委委員。
記者發現,當日晚間,郝成的信息已經位列光大集團官網的集團領導頁面,即現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黨委委員。

此前,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郝成或將調任光大銀行,在履行相關程序并報監管核準后,有望出任光大銀行行長一職。
郝成或將出任光大銀行行長
據記者了解,待相關程序完成后,郝成或將出任光大銀行行長職位。
交行官網信息顯示,郝成于2021年3月起任該行副行長,2023年2月起兼任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高級工程師。
回顧來看,出身于政策性銀行的郝成,曾任國家開發銀行吉林分行行長、總行人事局副局長、天津分行副行長等職務。2009年,他于北京交通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身為高級工程師的郝成,在金融科技方面見解頗深,并對科技型小微金融需求十分關注。近日,他撰寫署名文章時指出,我國金融業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進行了大量嘗試,取得顯著成效。但隨著技術革新加速、產業迭代升級,當前也還存在一些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比如,傳統信貸模式與科技型企業“小、輕、快”的融資需求匹配度不高,信貸資金的需求端與供給端存在錯配。又比如,融資結構仍較為單一,服務體系尚不健全。處于不同周期的科技型企業需求差異大,而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精細化存在不足。再比如,風險管理面臨挑戰。科技型企業技術與資本交疊,與金融機構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風險評估和貸后管理存在較大難度。
郝成表示,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密集出臺政策措施,著力打通制約科技創新的卡點堵點,增底氣、強信心。時任交通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的郝成提到,交行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聚焦短板弱項,在統籌組織、產品創新、支撐保障、風險防控等方面積極探索,全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光大銀行高管層即將補齊
在此之前,光大銀行行長職位已空懸近一個月。待郝成補位后,光大銀行高管層將補齊“一正三副”配置:行長郝成,三位副行長曲亮、齊曄、楊兵兵(風險責任人),首席財務官劉彥,董事會秘書、聯席公司秘書、首席業務總監張旭陽。
光大銀行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該行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4.87億元,同比下降 9.62%;實現凈利潤124.95億元,同比增長0.33%。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達6.9萬億元。資產質量方面,一季度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25%,與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185.10%,較年初上升3.83個百分點。
今年5月22日,農行官宣王志恒將出任農業銀行黨委副書記;隨后,光大銀行于6月6日公告,王志恒因工作調整向該行董事會提交辭呈,辭去該行執行董事、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行長等職務;同日,農業銀行聘任其為行長。
現年51歲的王志恒,曾供職于中國銀行超20載,歷任中行公司業務部公司規劃處副處長、中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青海省分行行長、中行黨委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北京市分行行長等職。2021年8月,他被提拔為中國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2022年12月,王志恒調任光大銀行任黨委副書記,后出任行長。在履新農行后,曾被外界稱為“最年輕的股份行行長”的他,又成為“最年輕的國有大行行長”。
此前,記者報道提及,多位光大銀行行長在任時獲得升遷,按照時間線梳理分別為趙歡、張金良、葛海蛟、劉金、付萬軍、王志恒。其中,在王志恒之前,接棒劉金的光大銀行行長付萬軍也去往農業銀行,出任行長,并在該職位上再獲擢升,現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交行人事變動持續
今年以來,交行作為總部唯一設立在上海的國有大行,高管人士變動持續。
6月26日,交通銀行晚間公告稱,張寶江的行長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生效。
張寶江將與交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德奇搭班,掌舵這家資產規模超過14萬億元的國有大行。
在張寶江履職之后,交通銀行高級管理團隊陣容為:行長張寶江;副行長殷久勇、黃紅元、周萬阜、錢斌(兼任首席信息官);董事會秘書何兆斌;業務總監涂宏、林驊、王文進(分別分管“同業與市場業務”“零售與私人業務”和“公司與機構業務”);劉建軍為首席風險官;曹國鴻任交行-匯豐戰略合作顧問。
此前的6月4日,交通銀行在港交所公告,董事會已決議建議委任張寶江擔任該行執行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會社會責任(ESG)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委員。
同時,董事會已決議聘任張寶江為該行行長。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監管規章的規定及公司章程,聘任張寶江為該行行長須待金融監管總局核準其行長任職資格后方可作實。張寶江的行長任職資格獲核準后,任德奇不再代行行長職責。(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