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6月份,隨著A股市場的調整,不少可轉債的價格也進一步走低,尤其是跌破面值的可轉債數量明顯增多。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截至6月25日,已經有97只可轉債的價格低于100元/張的面值。其中,中裝轉2(127033.SZ)、廣匯轉債(110072.SH)、三房轉債(110092.SH)的價格已經低于50元/張。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黃偉平認為,本輪可轉債的回落來自小微盤股的股價調整、正股退市風險帶來的擔憂、以及資金踩踏等多重因素。
不過,黃偉平也表示,從真實反饋來說,本輪可轉債調整嚴重偏離了合理區間,因此具備向合理水平修復的動力。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6月26日,部分低價位可轉債出現大幅上漲,多只個債漲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上述修復動力。
部分受訪投資者認為,可轉債的布局機會正在來臨。“本月以來急速下跌的可轉債中,一些公司存在的風險并沒有那么大。它們依然有著較為充裕的資金、穩定的行業地位,有被‘錯殺’的可能。”濟南投資者張權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藍帆轉債等跌破面值
6月26日上午,可轉債市場出現明顯回暖,中證轉債指數漲幅超過1%,多只低價可轉債品種大幅上漲。如廣匯轉債、嶺南轉債(128044.SZ)封至20%的漲停,首華轉債(123128.SZ)、博匯轉債(123156.SZ)、三房轉債等10只可轉債漲幅均超過10%。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可轉債市場剛剛經歷了一輪深度回調,特別是低價可轉債的跌勢最為明顯。
如6月以來(截至6月25日),廣匯轉債累計跌幅接近60%,該轉債價格一度低至36.91元/張,不到面值的4成。同期,中裝轉2的月內跌幅超過40%,該轉債價格回落至30元/張附近,較面值已縮水近7成。
個別山東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債,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如藍帆醫療(002382.SZ)發行的藍帆轉債(128108.SZ),本月內的跌幅一度達到15%,價格最低觸及79.81元/張。高測股份(688556.SH)發行的高測轉債(118014.SH),本月以來最低價達到97.98元/張,創出上市以來的新低;漱玉平民(301017.SZ)發行的漱玉轉債(123172.SZ),本月價格一度跌至91.59元/張,同樣是上市后的新低。
另外,還有部分可轉債隨著價格的回落,距離100元/張的面值越來越近。像家家悅(603078.SH)發行的家悅轉債(113584.SH),本月以來的最低價格為104元/張;正海磁材(300224.SZ)發行的正海轉債(123169.SZ),本月內的最低價也到過104元/張。
對于可轉債市場特別是低價債券的調整,黃偉平認為來自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小微盤股的調整壓力。從年初雪球產品出清開始,到4月“新國九條”后市場開始擔憂相關個股退市風險,再到5至6月監管函頻頻出現引發的資金流出,小微盤股的調整,增加了低價可轉債對于資質判斷上的沖擊,甚至加劇了退市擔憂。
還有資金踩踏的擔憂。低價可轉債的調整速度、幅度較大,導致出現負反饋的可能,也會增加觀望資金的耐心,加劇了部分資金撤出。
不過,黃偉平也表示,上述擔憂并非全部是理性的考量。小微盤股調整的短期利空因素可能將過去,而長期來看具備明顯的周期性,對于存續期長的可轉債來說,并非沒有機會。其認為,小微盤股與經濟周期相關性很大,在經濟景氣度相對較高階段,小微品種試錯的成本低,容易在業績和估值中走出雙擊行情。
而資金踩踏的擔憂也沒有那么大。今年以來,固收+的表現依然優于權益,并且一些有低價債券的賬戶,二季度的盈利依然充裕,這也降低了本輪可能出現負反饋的概率。
于是,如何把握此輪可轉債市場調整機會也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截至6月25日收盤,多只可轉債價格跌破80元/張的關口
尋找“錯殺”標的
張權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在市場超預期的下跌過程中,有不少個債會出現被“錯殺”的情況。而如何判斷可轉債是否被錯殺,就需要結合發行方的情況。
“對于正股存在退市風險的可轉債,要謹慎對待。”張權表示,發行廣匯轉債的廣匯汽車(600297.SH),股價已連續4個交易日低于1元,面值退市風險較大。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其發行的可轉債及其他衍生品種也會終止上市,其中風險不容小視。
相反,若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面并未出現惡化情況,可轉債價格卻隨市場調整進一步走低,則可以細致考量。近期,帝歐家居(002798.SZ)就公告稱,高熵資產以自主發行并管理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深交所采取競價交易方式買入帝歐轉債(127047.SZ),并在6月19日收盤合計持有帝歐轉債310萬張,占公司本次可轉債發行總量的20.67%。帝歐轉債本月跌幅一度接近30%,價格跌至50.38元/張,但自6月25日開始該轉債價格迅速回暖,已經回升至58元/張附近。
黃偉平認為,投資者在尋找機會時,可關注信用問題很小、但出現負純債溢價率的品種。“這類品種更偏向于資金的誤傷,持有偏向于債券替代,但由于低價品種調整擴散,被市場誤傷,在修復時期可能會更快修復至合理區間,是資金首先敢于下手的品種。”
一些評級未下調,但價格已經回落到80—90元/張區間的品種,也值得關注。如本周,一些新能源品種,在下調評級概率較低的情況下,也出現了明顯的砸盤現象。另外,不少已經給出信用評級的品種,雖然并未下調評級,也出現下跌。這類品種,可以率先開始抄底。
存續期依然較長的低價可轉債,同樣存在機會。黃偉平認為對于存續期較長的可轉債,付息的壓力并不大,且還本壓力還有幾年時間。“對于A股的多數品種來說,周期性、籌碼博弈依然是主旋律;在存續期間,只要有一輪機會,或者一次下修的配合,可轉債價格依然具備130元以上贖回的可能性,且上市公司也有訴求去達成轉股。”
